第27章 消耗与开发(1/2)
魏忠贤死了,死的算不上悲凉,这是他的命,命中注定就该死。
大多数人都认为他罪有应得,也有一部分反对魏忠贤的人觉得魏忠贤死的令他们很治愈,让他们的灵魂和精神得到了满足。
虽然魏忠贤死了,但是崇祯并没有觉得有所放松,许多的事情并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魏忠贤的党羽也如鸟投林一般,一哄而散。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魏忠贤死了,袁崇焕被崇祯解除了兵权并羁押,一切都陷入到了沉寂之中,崇祯又开始了思考人生。
年轻人,永远是社会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在王朝的末期,最终拼的都是人口。虽然课本上说,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在生产力还不足够发达的古代,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
除了人口这个重要的因素以外,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军队的战斗力。
想一想当初,朱元璋夺取天下之时,拥有超过100万的正规军。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军队数量更是超过了150万,叱诧风云的大明军,南征北战,该打脸的打脸,不给敌人丝毫的脸面,接连的把敌人打趴下。
到了后来明朝军队的数量就越来越少。到了崇祯一朝时,能够叫的出名字的军队就只剩下了三支。
分别是祖大寿的关宁铁骑、孙传庭的秦兵以及卢象升的天雄军。
但这三支军的军力也是强到爆表,不比女真军弱。
不过,按照当前的局势,想要募兵太难了,不是说年轻人怕死,而是当兵实在是没有什么出息。发不出军饷不说,还有性命之忧,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人愿意当兵了。
大炮一开,黄金万两,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让崇祯非常头疼,这个问题就是明朝宗禄问题已经成为拖累明朝财政的巨大包袱。
一个靠农业税收的国家,想要养活这个庞大,贪婪的,官僚集团太难了。
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当初朱元璋刚刚创建明朝这个帝国的时候,宗禄问题并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
太祖当初所制定的宗禄问题,现在成了拖垮这个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明朝初年确立起来的宗室供养制度规定宗室成员不得参与科举,不得从事四民之业,完全依赖所在地方官府提供的禄粮生活。
洪武九年二月丙戌确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其中规定:“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疋,紵丝三百疋,纱、罗各一百疋,绢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总之一句话,到了后来,朝廷已经养不起这样吃宗禄的皇室成员了。
朱元璋打天下,有两把刷子,可在治理天下时却远远不如他南征北战来的威风。
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要老百姓活在自己构建的小农社会里面。
如果有可能,朱元璋恨不能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
明朝每户人家都要承担实物税,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亲自指示,让人民纳税实物不入仓库直接供应军士家庭,军士则不再发给粮饷,并规定先在应天府抽派若干税民和金吾卫的五千军士对口。试验一年后朱元璋认为成绩良好,乃通令全国一体施行。这一办法之脱离实际窒碍难通,自不待言而自明,于是只好虎头蛇尾,销声匿迹…
军队也如此,实行卫所制,官兵在驻地自耕自食,亦农亦兵。实际上这种制度,并非不能实行,只是实行起来却非常的困难,大多数时候只不过是皇帝的一厢情愿。
一分钱不用花,就能养活庞大的军队,这种一本万利的事情,谁不做谁是傻的。明太祖很得意,说他是养百万兵而不用花国家一分钱,但结果只是养活了百万名集体农庄的农民而已。
到了明朝中后期,卫所军队与普通农民无异,毫无战斗力。
更可笑的是,建造世界上最雄伟、最长的南京城墙时,每一块城砖竟然是从全国各地烧造好后运来的。
朱元璋也许没有想到,在南京建一个烧制城砖的工厂会是更高效、更经济的手段。
一个拥有着小农思想的皇帝,想要让他有远见,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明太祖的思路和治国理念。在这个背景下,明太祖实行海禁就一点也不奇怪,连国内贸易都想要禁止,更何况是对外贸易?防御倭寇不过是实行海禁的一个很好的借口。
但是事情有例外,明朝皇帝曾有一次公然违背了明太祖海禁的命令,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来自于篡夺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皇位的明成祖朱棣,一是朱棣怀疑建文帝隐藏在西洋,所以进行搜寻追捕。
二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进行的政治游行。
从这两个出发点来看,郑和下西洋的实际意义就不会大,因为所取得的成效微乎其微,纯粹的赔本赚吆喝。
郑和七下西洋一不殖民,二不贸易,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因此遭到臣下的普遍反对。
明成祖好大喜功,执政时间一长,必然结果就是国家财政的破产。
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任何实际的经济价值,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这一华而不实的举动很符合好大喜功如明成祖的胃口,但却是国力所不允许的。
大臣们慑于明成祖的淫威,敢怒不敢言,只好借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刚刚落成即被雷电击中烧光的机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