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新体验(1/2)
说了这么多,崇祯脑子也听的有些乱了,大堂经理一问,崇祯居然没有**,想要存款也难以办到,只得作罢。
如果没有**,有钱还存不了银行,世间居然还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崇祯突然对**这种东西有了极大的兴趣。
崇祯的大明朝也有类似于**这样的古籍制度,那是崇祯的祖先朱元璋建立的户籍制度,在洪武十四年建立。洪武三年,朱元璋令在全国范围内普查人口。洪武十四年推行里甲制度,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村子和屯子。
于是在此基础上,对全国人口按所从事职业划分,主要分为农民、军人和工匠三类,并进行造册登记。
以户为单位,每户详列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逐一登记在册。因送给户部的一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按规定,黄册10年一造,每册一式4份,分别上报中央户部及省、府、县有关机构。
当今有许多人都说户籍制度限制这限制那,然而要知道其实户籍制度是在管理手段没有办法有效管理的时候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方式。
户籍制度起初主要是用于军事人员的统计,当权政府只有摸清人口数量才能调兵。
一直到了后来,才是为了征税,这样一来国家就有钱了,有钱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大型的投资才能运转下去,有了雄厚资金的支持,说起话来也硬气。这一点崇祯深有体会,因为身为帝王的他,也要因为银子的气而受气。
早在殷商时期的“凳人”制度,就是户籍管理制度的萌芽形式。
古代户籍制度在于限制人员的快速流动,便于管理的同时,主要是为了征税,而不是进行人口统计。
明朝从皇帝到官员其实都不清楚自己管理着多少人,这一点崇祯自然也明白清楚,人口是财富,人口是生产力,对于人口的不了解,导致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的发生。
西周宣王就曾想进行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但遭到了臣下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会劳民伤财。
毕竟人口登记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为根据已有的六官制度和分封制度就可以得知人口数量。
司民登记百姓的出生和死亡人数,司商登记贵族人数,司徒登记军人数,司寇登记罪犯人数等。
天下诸侯统计好自己的属地人口数之后,天子再将自己属地的人口数相加,就可以得到总的人口数。
因此,大臣们反对进行人口普查。认为进行人口统计过于浪费时间和财力物力。
进入封禁社会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确定了按士农工商的职业身份管理民众,由此,禁止人口随便迁徙的“户籍田结”制度成为户籍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由此,统控百姓的户籍制度愈发严格,商鞅甚至对违反户籍制度而不禀告官府的人进行腰斩。告发者功同斩敌,不告发者罪同降敌。
明朝废除了四大等级制度,但却保留了元代的贱民制度。
早在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朱元璋在攻城略地的同时,就将修建道路以及抢救户籍文书作为两大重要工作。
朱元璋在编辑户籍中,以“辩贵贱、正名分”为宗旨,按照职业分为:宗室户、官绅户、民户(农户、儒、医、阴阳)、军户(校尉、力士、弓铺手、军匠)、匠户(厨师、裁缝、马船)、灶户(盐户)、商户、儒户、驿户等。
除了上述人口外,还有宗室人口、荫蔽人口、少数民族人口。随着工商业的发达,市籍也成了新的户籍制度。
实际上明朝的户口本比现在的户口本登陆的东西要详细得多。洪武三年七月,朱元璋命令天下脱籍的百姓限期自首,并在全国开始人口调查,正式推行户帖制度。
户帖内详细列明本户乡贯、丁口、名岁等基本情况。
11年后,又开始编制户籍黄册。上面写有姓名、籍贯、家庭财产状况等。因为送户部的册子是用黄纸做封面,所以称为黄册。黄册从洪武十四年到崇祯十五年造了27次。
每次大造相隔十年,各地方收藏的黄册多达6万多本。储存地南京后湖,光用于储存黄册的房间就多达千间。
但是对于现代的**这种东西,就不好理解了,虽然古代也有**,但却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东西。
据说在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发明了照身帖。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国人必须持有,如若没有就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
中国古代**主要是以下几种:等级**、职业**、临时**等,其中以等级**最为流行。
古时**式丰富:虎符、兔符、鱼符、龟符、龙符、麟符、牙牌、腰牌等,都属于等级**,后来武则天当政时,一度废鱼符为龟符。虽然形式改变了,但作为**的功能并不改变。
隋唐时,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
宋时,“鱼符”被废除,但仍佩“鱼袋”。
鱼袋是古代**的“防伪标记”,可是做工却很一般,容易造假作伪,连皇帝都敢骗。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只能在身份上特别注明伪造和出借或冒用的严重后果。
宋开始,腰牌成为中国古代官吏系在腰间证明其身份的玩意,宫殿门禁森严,朝廷军政臣吏、皇亲国戚以及当差行走即使可以出入也须持有出入证,腰牌常用作出入宫廷备查的通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