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试探 上(1/2)
朱启明对自己所说过的话很有信心,这也是他的优势所在。
除了安排相关的改革工作,近来还有一件大事需要去做。
那就是和王应熊以及樊一蘅的使者,进行谈判,看看怎么样才能让朱由崧满意。
正式谈判之前,朱启明花了些时间了解了一下方不同在南京搜集的情报成果,以备随机应变之用。
……
他最近心情很是不错,一方面陈菲絮那边基本无碍,只差临门一脚,生米煮成熟饭。另一方面,蜀都内的事情发展令他大为惊喜。
举个例子来说,那台匆匆制作而成的蒸汽机本身已老旧不堪,不能再承担大用。那些工匠们捣鼓了一阵,居然又让它起死回生,马马虎虎凑合用了。要知道,朱启明自己都不抱希望了,最初那也只是心血来潮的冲动而已。
而现在,他们不仅要用蒸汽机,更要自己研究制作更为精密的这玩意。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大约是有些人看到了蒸汽机的高效率,又想到了一些能赚钱的法子了。
为此朱启明花了一晚上外加几个白天断断续续复习的时间给这些有志者讲课,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一股脑的倒了出来。
不试不知道,如此复杂的蒸汽机的制造之法,竟然也有人理解了!不仅理解,还会举一反三!
“蒸汽从蒸汽大锅炉经过蒸汽管道和蒸汽分配装置进入气缸,汽缸里有个活塞,在蒸汽夜里下按顺序从一端到另一端做往复运动。”
像这种话,怎么会是古人口中说出来的?!
后世常言,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这可真是不假。
这在当代,实属不易,想要人接受一个新思想,不可能瞬息而就,因为现代化,也是一个慢慢促进的过程人类人用了几千年,才从石器时代转向信息时代。能理解蒸汽这种东西,也算是启蒙了些物理知识,对以后科学发展还是有利的。
“蒸汽机的应用分为四个步骤,进气、膨胀、排气、压缩四部。但若要了解每一步的运作,还得先解决图纸问题,以后你们想到一种新物件之时都要先把它画出来。”朱启明在说的时候,特意强调了画图纸这个概念。因为工匠们多数没有受过教育,美术这种东西更是只有极少数的人会运用。所以得慢慢培养他们的作图意识,找画师过来教和帮着画是一个好办法。
朱启明看着他们迷茫的样子,心里一边打算着,一边继续说道:“要先知道,这个机器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要着手赶制,最后再安装在一起。”
“机座、气缸、活塞、连杆曲柄机制、蒸汽分配装置和飞轮缺一不可。其中飞轮是转化力量的一个重大关键,其余设备,也需要精雕细琢。”
这些东西是朱启明从书上记来的,活学活用。制作器物是匠人的本业,经过解说,工匠们们也知道该先制造哪几部分,然后再组装成一套。
“你们若是真的想要学习摸索,我可以先让人画每一部分的图纸出来。然后炼钢厂那里会为你们提供一些方便。”朱启明很干脆的解除了匠人们的后顾之忧,愿意去做研究的人,都是他的资助对象。
“而且,因为当活塞的一端在进入蒸汽时,用过的废气便会从另一端排出,循环往复。这就要求做活塞杆时,尽可能用精熟铁来做,才能耐得住磨损。”
朱启明进一步解释道,他发现这些工匠们听的也挺认真的的。
“活塞用活塞杆与连杆的一端链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曲柄轴连接,蒸汽分配装置由蒸汽机曲柄轴上的偏心轮带动。活塞是易损耗的物件,就拿黄铜做活塞。外包牛皮,多涂油脂!”
用铜浇铸的活塞,更耐用,更灵敏,能极大提高效率。
把这些都讲,清楚之后余下的工作便是工匠们自己去制造模具,打造零件。经过这几个月的调教,后世惠特尼的标准化生产方式已经是蜀都各个作坊的标配,零件的打造自然也是依着这个来进行。
能做成什么样,就要看工匠们的能耐了!成功了,就可以进一步发展各种蒸汽设备。失败了,就当是做了一个预热。
朱启明对此很乐观。
……
王应熊和樊一蘅派来试探的使者等分别是参将杨展和副总兵王祥。
这二人一个在遵义附近,一个在怀仁。但情报科的信息显示,杨展有意再次攻叙州,而王祥则想收重庆一带。
此番两个武将前来,更多的是探查自身实力,看看能否从自己身上撕一块肉下来!
朱启明对王祥不大了解,但却对杨展比较的熟悉。这杨展也算是一个有本事的家伙,占领区内的事情搞得红红火火,算的上这乱世中的一朵奇葩。但他必须要死,毕竟张献忠的宝藏就是他给弄沉在江底的!
王祥是王应熊的家丁出身,一步步实打实的成为了副总兵,能力不错。如今归在川陕总督樊一蘅的帐下,不知是个什么意思。
两人关系不好,是能够各个击破的。
面对这两个人,朱启明的态度很明确:扮猪!
示弱与他们,让他们放松警惕,才能掉进自己的陷阱。
被改成客栈的蜀王王府。会客厅。
杨展打量着王府内的陈设,心里很是奇怪。他没有见过这些现代化的简约装潢,只觉得老土极了。恰似这儿的主人,是一个流窜作案的匪徒,欣赏不了高雅的东西。
而且,这么大的一个王府,居然被商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