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喋血山海关 下(2/3)
在何乐而不为!况且,吴三桂提出“裂土”酬谢,把黄河以北土地让给大清,是完全符合自己的既定的目标的。想到这里,多尔衮眉开眼笑起来。
“平西伯既有如此诚意,我大清不助你一臂之力是真的说不过去。本王接受你的条件,从速发兵,夹击李贼!”多尔衮确认吴三桂再不会耍什么花样,又补充道:“李贼与你方装束甲仗相似,无法辨认,恐致误伤,平西伯可否与将士们剃发以相区别。”他抛出了最后的通牒,这也是决定吴三桂命运的事情。剃了发,从此就只能跟大清绑在同一辆战车上。
“大王说的是,方才说我并非懦怯,使我再得万名骑兵,何惧于贼!今为兵少,故向您乞师,盟誓、剃发无恨!”形势紧迫,容不得犹豫,吴三桂慨然应诺。
接着吴三桂把他所率诸将方献廷等引见给多尔衮。双方算是达成了一致。
多尔衮见目的达到,又考虑到时间万分紧迫,让吴三桂的兵马全部剃发来不及,便对吴三桂说:“你回去,可令你的兵士用白布系在肩上,作为记号。不然,同是汉人,无法分辨,恐致误杀”。同时又命令道:“和硕英郡王阿济格、多罗郡王多铎听令!待平西伯返回之后,你二人统兵跟进。阿济格从北水门入关,多铎从南水门入关!我自统帅中军从关中门入关。平西伯听令,命你部人马前出至石河西岸右翼迎战!”
“喳!”这是满语应诺声。
“三桂领命!”吴三桂既已投降,自然要听命与他。
……
再次回到关前时,昔日的平西伯已经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汉人变成了留着金钱鼠尾发式的满臣!
“开城门!”
守城的士兵看到一队人马飞驰而来,还以为又有闯贼来攻城,吓得立刻戒备起来,弓箭手开满了弓,随时发射。
“开城门!”吴三桂又喊了一遍。
“好像是伯爷回来了!”守城的士卒总算有人反应过来。
“伯爷的头发呢?”有人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你小子,管什么头发头发,快开门!”年纪稍长的士兵呵斥质疑的人。吱吱吱……
沉重的木门被机械牵动着,缓缓的打开了。
过了一会儿,随之而来的清军大队也浩浩荡荡的进入关内。
吴三桂依计划行事,率五万兵马出关迎战。
多尔衮的重兵则鳞次列阵于渤海滨大顺军阵尾薄弱处,待机出击。他还额外告诫各部不得急进,尤其是多铎。
……
李自成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既然鞑子的军队按兵不动隔岸观火,而吴三桂又主动向己方发起进攻,此时不灭了他岂不是太可惜了。
于是他指挥大军在石河西岸的红瓦店一带摆开决战的阵势;北自山,南至海,绵亘二三十里,阵如一字长蛇,面向山海关,展开了一举夺关的态势。
做完这一切,李自成带少数随从人员,立马于西北角一座高岗上,战场全貌,尽收眼底。此刻,他的心情起伏不定。他起自西北高原,而跃马纵横于中原大地,征战已十多年,出生入死,经眼里,他低估了吴军的战斗力,也没想到清兵会来得如此之快,“因此全不提防。”可是,他从昨日与吴军首次战石河,已感到辽东边兵是他与明兵作战以来所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之一。他已意识到,今后的命运,“成败决于一战”。为了保证这次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他已把全部军队包括精锐都投入了战场。
尽管他已倾注了全力,仍不免有几分担心!
他正想着,吴军呐喊着飞驰过河。忽然刮起了大风,飞沙走石,尘土蔽空,刮得对面不见人。吴军的呐喊声,伴着狂风怒号声,不顾一切地直冲己方右翼的后部。
那里正是李过的防区,李过也是个悍将,手底下的人更是毫不畏惧地迎了上去,一场空前的血战开始了。
关宁军复仇心切,加上吴三桂亲自出马,大将吴国贵提刀跃马,身先陷阵,那些被激励起来的士卒个个自奋,无不一当百,在阵中奋力冲突。
李过一点也不示弱,他的部队奋勇进击,前者死,后者继进,以优势兵力对吴军实行了三面包围。】
一时间,在广阔的战场上骑兵东西驰突,喊杀声不绝于耳。很快,石河的水有了血色。
李自成居高指挥,看见吴三桂军向左突,即令号旗左指,李过迅即进围;向右突,则令号旗向右指,再进围。围合、冲开、再围合、再冲开......如此反复,阵数十交,不知凡几!
下午时分,激战仍在在继续进行。
隆隆的炮声震耳欲聋,弓箭手的箭矢更是如雨一般落下。被炮石击中的士兵、中箭的士兵纷纷倒地,后面的士兵则在他们的尸体上奋力拼杀。“炮声如雷,矢集如雨。”
“传令下去,联营并进,不要给他们丝毫的喘息机会!”李自成立马观战,屡下号令。在他的指挥下,吴三桂的人马逐渐失去进攻的势头……
......
“王爷小心!”一名戈什哈飞身护在多尔衮前面,大炮发射的实心弹赫然飞入了城内的庙堂附近!
“你们不能越伍躁进,此兵不可轻击,须各努力,破此,大业就会成功。”多尔衮召集诸王贝勒、贝子及出征的诸大臣说道。他部署兵力:清将士向海的方向鳞次布列,冲击农民军的阵尾。阵首已被吴军咬住,两头进攻,使农民军无法合围。
部署完毕,清军待命。多尔衮继续观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