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真的想法(1/2)
整整很长一段时间,李过突然消停了起来,不再打打杀杀,惹事生非了。而且,不时的给崇祯送点贡品什么的,当然,是以广西布政使涂绍煃名义,下面加了李过的署名。
对于这样的情况,崇祯和明朝的大臣们总算松了一口气,莫非这李过忠心萌发,转了性了?崇祯便想,可能这李过年长了几岁,也懂得三纲五常了。
其实,对于李过,崇祯早就想把他除去,但除去李过的时机早已不在了。
早在山陕,李过战败之后,崇祯就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当时李过的实力很小,尚不足威胁到大明江山,加之李过打败了后金鞑子,在当时声望极高,钦天监也说明李过并不是崇祯的敌人,崇祯这才作罢。
但等李过在广西站稳脚跟、崇祯又想着除掉李过。可是,安南战事骤起,李过征讨安南,崇祯觉得,让李过与安南人消耗实力,不失为上上之策。而且,山陕一带的农民起义军早已呈现燎原之势,那遥远的西南荒僻之地不是崇祯考虑的重心。
另外,李过虽有很多违制之处,但还从没明目张胆的造反,这也造成了崇祯的犹豫。
可是听闻李过的羽翼渐渐丰满起来,崇祯又有些担心了。于是,崇祯便向广西派驻官员,以接替李过的职位,但这些官员不是在半路上遭遇不测,便是在到达广西后消失了。
崇祯便想将广西布政使涂绍煃调离,派一员能干之臣弹压李过。可到了后来,涂绍煃也拒不奉诏了。接替涂绍煃的官员也如接替李过的官员一样的下场。
这可怎么办?总不能派兵把李过逼反了吧?再说,中原弥乱,哪有实力顾及偏远的广西呢?崇祯便打消了杀死或治罪于李过的念头。甚至,李过在河南、武昌弄出一些小乱之后,崇祯不但不治罪,反倒封了李过为安南王。
听说李过经常驾着船在海外闹腾,崇祯反倒放了心。
此时,令崇祯恨恨不已的是后金。
原来。崇祯九年,请太宗皇太极派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攻明。六月二十七日,阿济格兵分三路入喜峰口,杀死明巡关御史王肇坤。七月。清兵侵入京畿入京畿,攻陷昌平、良乡、顺义、宝坻等众多州县。杀死劫掠官民无数。
而在崇祯九年的十月,皇太极称帝于盛京,改国号“后金”曰“大清”了。关外建州的叛乱始于万历十一年,也就是1583年。距今已经有五十四年,几十年来越剿越乱,现在大清成了真正的后患,让崇祯日夜烦忧。
崇祯十年正月,乾清宫早朝,崇祯心中虽是忧郁,但依然强打精神。面对着朝臣们的礼贺,崇祯打心眼里不耐烦,这些人说的都是空话。
崇祯用严厉的目光扫视着四周,众大臣这才闭上嘴巴。
崇祯缓了一会。方才用平静的语气说道“对于当今天下,众卿以为如何啊?”
温体仁见无人回话,便说道“自帝登基以来,勤勉政事,当今已有见效,自去年正月起,总理卢象升率总兵祖宽、游击罗岱扫荡山陕巨寇李自成部,将其击溃,至今也无大乱。虽说贼寇张献忠在去岁侵扰四川,但总兵左良玉也把他打败。所以说。中原局势应无大碍。”
崇祯点点头“可关外的建州满人在去年的五月到七月之间,入侵京畿,十月又自立国号,着实可恨!当派兵马剿之。”
听说崇祯想打后金。也就是当今的大清,兵科给事中马明耀说道“建奴虽是可恶,但现在还应以平定匪乱为先。李自成与张献忠等大大小小的匪众,虽然被打败,但斩草未除根,恐留后患!”
户部侍郎田焕成也奏道“去岁因国库空虚。已经御览,着令各州府加派银共二百九十九万三千余两,尚大大不足,如今中原各处匪乱未靖,在此时对建奴用兵,耗费巨大,恐不能支。”
首辅温体仁深得崇祯信任,也说道“自攘外必先安内,等匪乱彻底平复,再举倾国之力征讨建奴,大事可成。”
崇祯叹了口气,当今的局势正是如此。
这时,一个叫孟远的御史突然说道“圣上,久闻现任广西按察使的李过英武好战,不如将他的人马调到蓟辽任上,以广西之兵来讨伐建奴,不知可否?又,福建水师游击将军郑芝龙据说实力强大,所辖人马有二十万众,各色船只有三四千艘,调他北上,与李过水陆并进,关外之乱可平矣!”
崇祯听罢后,默不作声。
而朝堂之上,各个朝臣因为此议竟然吵了起来。
一派朝臣说道,那李过一直不受节制、号令不尊,想必一定包藏祸心。而郑芝龙虽只是个水师游击将军,但东南沿海其实已在其掌控之下,据传,便是福建的巡抚、布政使之流,也任由郑芝龙的摆布,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调这两个人来,实在不是好事。
后一派人反驳道,现今弥乱之局,当抛开成见,应以消灭建奴满清为主,那李过和郑芝龙虽然强悍,但离开了老巢,还不得乖乖的听候调遣?
崇祯想了半天,调动李过和郑芝龙北上,利远远大于弊,若是这二人能服从调动,或许将建奴灭了!
于是,退朝后,崇祯考虑了好几天,终于连下两道诏书。
第一道,任命李过为蓟辽总督,受太子少保衔,率兵北上总领山海关内外一切事务,征讨建奴!
第二道,任命郑芝龙为东南水师提督,统领水师人等驾船北上,协同李过,征讨建奴!
崇祯此时还抱有幻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