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太子回京弹劾武大郎(1/2)
武大郎看着辽军的营帐开始慢慢地解释了起来。
“我们都知道辽兵之所以选择进攻大宋乃是有西夏为他们打掩护,同时也是因为方腊起义的原因,让大宋自己应接不暇,这也是他们选择出其不意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他们确实很有机会攻破大宋的防御,一路南下,甚至说是占领大宋。”
“即使无法一时间使大宋灭亡,但他们也会拿到足够的好处,一场战争的开始,不过都是利益使然,辽兵攻破大宋,无非就是为了占领土地,掠夺资源而已。”
“但你们只看到他们进攻的步伐,却没看到他们本身存在的危机。你们难道忘了前不久还刚刚向我们大宋进贡过的高丽吗?”
“而高丽刚好跟辽国的领土接壤,如果辽国想要兴起战争,那么他们必须考虑高丽的问题,即使高丽是一个小国,但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
“那么,要排除这个危险有三个方式,一个是攻打高丽,使高丽臣服。如果高丽被攻打,自然会向大宋求救,既然没有求救,只能说明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
“第二个假设是辽国与高丽签订某种条约,在辽国攻打的大宋的时候,高丽不会出手相助。条约这种东西有时候确实很难让人相信,如果辽国可汗足够聪明的话,应该不会采用这种方式。”
“那么也就只剩下最后一种假设了,那就是高丽也参与了这一场站争。而辽兵之所以按兵不动,便是再等高丽的士兵过来。”
“所以,这不是两国伐宋,而是三国伐宋。”
武大郎说完便不再言语,而宋江、吴用以及杨再兴却已经愣在当场。
就他们现在静海县的士兵而言,单单是抵挡辽兵都有些困难,更何况还有高丽的军队。
而静海县之所以有信心能阻止辽兵,那还是靠着这一堵城墙,以及制造出来的一些秘密武器。
但秘密武器总有用完的一天,在绝对的人数面前,他们也无法做到仅用他们上万人的力量挡住数十万的敌人。
“大人,如果高丽的军队真的来了,那...”吴用不自觉地问道,即使他自称孔明在世,但也没有什么计谋能抵挡这么多敌人。
宋江与杨再兴也是一脸的担忧,这场战争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尽人事听天命。”
武大郎随意说道,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也没有让人觉得消极,看上去倒是有一点胸有成竹的样子。
杨再兴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便开口问道:“大人,河间府不是还有一些军队嘛,为何不调过来?一起防守的话,胜算也大一些。”
“河间府啊...”武大郎微微抬头看向天空,然后突然转移了话题:“好像要下雨了,走了走了...”
武大郎说着果然转身就离开了,也不管宋江他们。
宋江三人互望了一眼,全部都是面面相觑,他们完全猜不透武大郎的心思。
“军师,你知道武大人的安排吗?”宋江看向吴用问道。
吴用脸皮一抖,对于武大郎他是真的是一点都猜不出来,这也让人非常的尴尬,他被誉为军师,却连老大想什么都不知道,可见是有多么的失败。
“武大人的想法比较特殊,过一段时间就知道了,大家安心等待就是了。”吴用说完也是赶紧离开,不然他感觉会被其他的两个小伙伴鄙视。
吴用离开之后,宋江与杨再兴互看了一眼,也是各自默契地离开了。
连吴用这种有点脑子的人都猜不到武大郎的想法,他们就不用伤脑经了,还是回去乖乖的练兵,到时候在战场上多杀两个敌人更舒畅。
静海县现在可以说是已经被敌军团团围住,城内的百姓也是有些紧张。
不过一想到连武大郎这样的大人物都跟他们站在同一条线上,紧张的同时倒是并没有那么的惧怕。
他们也都相信武大郎可以帮他们渡过难关。
而前些日子离开静海县的太子与白时中现在倒是安然无恙地回到了京都。
还好他们跑得快,不然他们怕是要跟静海县的百姓们共存亡了。
太子的马车畅通无阻的直接进了宫门,而白时中的马车居然也跟在后面。
在中途的时候,太子随便找人问了一下,得知徽宗在御书房之后,也是朝御书房走去。
马车行驶了一段路程之后便停了下来,然后太子与白时中也是各自从马车里出来。
太子还是比较注重仪表的,下车之后也是用手拉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毕竟坐了这么久的马车,衣服还是有些褶皱的。
不过即使是这样,太子也不想先回去换一套衣服再过来,那样只会让他觉得浪费时间,因为接下来他要做的事可是非常的重要。
所以,这一套在路上换上的衣服也就勉强拿来去见徽宗。
不过太子的心里其实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徽宗待会儿看到他这么风尘仆仆的样子,会不会稍微流露出那么一点父爱呢?
如果有的话,当然是最好的,没有,那就拉倒吧...
太子走在前面,白时中跟在后面,白时中的作用当然就是为太子压阵,或者说待会儿当一个证人,在旁边煽风点火什么的。
太子与白时中走进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给父皇请安。”太子喊道。
“臣吏部尚书白时中参见陛下。”白时中喊道。
在批改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