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情深之切(1/2)
烛下后殿,十分的冷清。这大晚上,也烛火寥寥。甚至宫人,都极为少见。这与前殿的金色大厅,形成鲜明对比。
李承绩矗立了一会儿,就有些意兴阑珊。便背过身去,打算离开。却不想,几声隐隐约约的轻吟,突然传进他的耳中。细声去听,又像有人在低声吟唱。
怀揣着好奇,李承绩循声而去。待转过后殿,前方就出现一方占地不大的池塘。因气候的缘故,池塘中并未出现中原地区常见的水仙和荷花。
“人们都叫我阿依娜,诗人阿依娜···弹起冬不拉,冬不拉···”,声音高昂嘹亮,曲调轻盈明快。李承绩一听,就知道这是自己早前在张府时。为激起张芷琴的醋劲,而特意向阿依娜唱的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
只不过名字,被改成了阿依娜。其大意是赞扬阿依娜生得美丽聪慧,拥有一副绝美的歌喉。当时唱出来,张芷琴是气得直咬牙。
以致近半个月,都不与李承绩说一句话。阿依娜则羞红了脸,不知如何言语。
因是唱着玩玩,李承绩并未在意。不成想,有人竟将这歌记住了。再联想到这座后殿,李承绩已隐隐猜到了这人是谁。
就顺着池塘边的小径,来到一座圆顶的凉亭。
便见一道人影对着月亮,背对着自己。清冷的幽光洒下来,在地上拖出一道长长的孤影。
似是想到了什么,刚刚还高昂的曲调,就骤然一沉。
“我是蒲华姑娘名叫阿依娜,白手巾四边上绣满了玫瑰花···”,韵律之中,透着几分哀愁与凄·苦。
李承绩也瞬时心念一动。今日的宴会,他原本是想邀请阿依娜去的。但是碍着名分的缘故,最终还是作罢。
到底阿依娜是萨德尔的女儿,名义上,是这萨德尔宫的主人。李承绩若是让其赴宴,那么到时候,该如何向旁人解释她的身份。
尽管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好解决。只要李承绩娶了阿依娜,那么接管萨德尔宫,掌控蒲华,都是名正言顺的。对于收服那些萨德尔一系的旧官吏,也有很大的好处。
甚至是蒲华城的那些迪赫坎们(中亚对贵族的统称,小到村长、里长,大到国王,都可以用此称呼),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服。
但是李承绩并没有这样做!
一来是阿依娜,是非常虔·诚的回教徒。这让李承绩,本能的有些不喜。二来他现在,还不想成亲。也是带有后世人的思维习惯,使得他觉得,现在十八岁的年级,成亲还太早了。
当然,他也不确信。李世昌这个便宜老爹,会同意他和回教徒成亲。
于是吏部狄万穆萨·阿尔子密向他建议此事时,他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
这件事也不知怎么传到了阿依娜的耳朵,让其暗自落泪了好久。李承绩虽然知晓,但是也只得硬起心肠。
毕竟自己的亲事,自己其实也做不得主。
正当他想着这些时,一道呵斥声突然从身后传来。
“哪里的登徒子,竟在此窥伺?”,李承绩立即暗道一声坏了,面上有些尴尬。
正沉浸在悲伤中的阿依娜也立即歌声一停,有些惊惧的转过身来。
虽然月光并不清明,但李承绩的身形,阿依娜却记得清楚。就带着些许犹疑不定道:“少爷?!”。这是李承绩私下里,别人对他的称呼。
只是在成为呼罗珊总督后,‘少爷’这一敬称已很少听闻了。
李承绩也没那个遮遮掩掩的心思,就点点头,出声道:“嗯!”。随即转过身,冲着呵斥自己的侍女道:“本督喝了些酒,来此走走。不想---”,正要解释,突然想起自己就是这里主人。便生生止住了话头,定眼看着那侍女。
“原是总督,奴婢还以为是不长眼的登徒子。”,那侍女拎着灯笼,拿着披肩,上前几步。看见李承绩的模样后,顿时有些俏皮的解释道。
也是李承绩平日待下人宽厚,所以侍女并不诚惶诚恐。不过若听说李承绩在殿上杀人的事情,一定会对其畏惧尤甚。
这种亲近之感,倒让李承绩稍稍烦闷的心思,冲淡了几分。言语上,也就多了些暖意道:“嗯!你叫什么?”。
“奴婢叫思华。”,李承绩让礼部狄万制定出的礼仪,就包括宫廷礼仪。这下人的称呼,也都进行了统一。男子一律称小的,女子一律称奴婢。
因是下人的缘故,称得上家奴。所以制定起来,也比较简便。礼部狄万是了解到李承绩汉人的习惯,特意借鉴了汉人的称呼。
这点小心思,李承绩瞧得出来。便特意赏赐了些珍贵的物件,让礼部狄万高兴不已。
一些司务和衙门长史,也都借此了解到李承绩偏好汉礼。为了获取欢心,甚至有人穿起了汉人的服饰。
这些变化,李承绩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思华?”,当下听到侍女的名字,李承绩稍稍有些惊讶。
“小姐说,总督曾念的唐诗《锦瑟》,很有意境。便取‘一铉一柱思华年’的‘思华’二字,赐予奴婢。”。
李承绩立即记起。曾经与张芷琴她们吟诗作对时,念过这首唐诗。不仅是出于对年华的追思,还是对西域之地不复华夏之旧貌的感叹。
并一时来了气性,重重解释‘思华’一词,是对华夏故国的追忆。听在张芷琴等人耳中,只以为李承绩是对大辽故土的追思。只是在李商隐的诗词中,‘思华’并不是单独的词汇。原本的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