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宫里的日常(1/2)
大明天子有个专属课堂叫做经筵,由饱读四书五经学问高深的大臣充任讲官,给天子讲课o
江陵相公张居正当国时,对年幼的万历天子严格管教,将经筵制度进一步固定化o每年从二月二日至五月,称为经筵春讲o
于是乎,除了每逢三六九为朝会日,其余时间理论上都是天子上课学习时间o可是今年正月过完后,天子懒于学习,经筵一直没有开o
一直到二月二十三日朝会上,群臣为经筵之事苦谏,天子才下诏于二十四日开经筵o其实这天也是国子监典礼之日,当然天子经筵和国子监典礼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o
经筵有听课的,也就是天子一个人;有讲课的,是从翰林院找来的两个讲官;也有旁听围观的,这个群体比较庞大,内阁大学士、部院大臣、六科十三道的掌科掌道,以及公侯驸马代表o
经筵过程也就那样,讲官滔滔不绝,天子一言不发,讲官眉飞色舞,天子呆如木鸡o至于两边侍立的数十名大臣,自然各有心事o
讲课结束后,年方二十几岁的万历天子正要按惯例吩咐一句“赐先生酒食”,然后便可以结束经筵并溜之大吉了o
这时候,忽然有大臣出列奏道:“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已经入京述职,此人素有名望,宜早定去留o”
大明实行两京制度,京师顺天府,南京应天府o在南京也有一套六部班子,同样也有六部尚书,当然大都是摆设和备份,实际权力不能与京师六部相比o
但南京尚书品级上也是二品部堂,南京尚书调到京师也是很常见的,所以任职问题一样是重要而敏感的话题o
首辅申时行听到有人提起王世贞,略感意外,没想到在这个场合居然有人提出这个问题o在不明其动机之前,申首辅只能静观其变o
万历天子心不在焉,顺口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在场朝臣大都和申首辅一个想法,只有天子宠臣李植李少卿出列,对天子奏道:“王世贞以文学名闻天下,四方士子无不仰慕,大可迁转为礼部尚书,可谓是人尽其才o”
这个建议是很合情合理的,以王世贞的年资、文学声望、士林地位,他来担任礼部尚书确实非常合适,没多少比王世贞更有资格的人了o
天子听到李植的推荐,也点头道:“王世贞的名声,朕也是知道的,李少卿言之有理,只是沈尚书又当如何?”
眼瞅李植出列并旗帜鲜明的表达立场,申首辅微微蹙起了眉头o他与李植势力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o
所以可以确定,凡是李植支持的,都应该是他反对的o不过申首辅仍然不用着急,因为现任礼部尚书沈鲤同样与他不对付,天子口中的沈尚书就是沈鲤o
李植力荐王世贞迁转为礼部尚书,那现任礼部尚书沈鲤怎么办?沈鲤怎么可能轻易让出礼部尚书这个官职?要知道,礼部尚书在六部中虽然实权不大但地位很高,往往距离入阁只差一步o
如果李植和沈鲤这两个对头彼此撕逼,申首辅很乐见其成o但另一名御史站了出来:“臣丁此吕弹劾吏部尚书杨巍!”
随即又有六七名御史和给事中站出来,一起道:“臣等愿联名弹劾!”
申首辅吃了一惊,吏部尚书乃是六部第一尚书,直接掌握人事大权,而现任吏部尚书杨巍年纪较大,没有野心,而且性格绵软,向来对他这个首辅言听计从,算是盟友兼党羽o
丁此吕等几个科道官联名弹劾杨巍,简直就是要砍他申时行的左膀右臂o故而申首辅没有时间多想,必须迅速表明自己态度o
他也上前出列,对天子奏道:“吏部冢宰乃朝廷第一要害官职,尚书杨巍久历中外,年长厚重,德高望重,秉持铨政素无过错,不可轻移!”
御史丁此吕对答道:“吾等所弹劾者,正是杨巍素无主见,只知逢迎内阁,助长内阁恣意专权!为朝政清平计,不可使杨巍秉持吏部铨政!”
正在此时,李植忽然插话道:“陛下圣明所见,臣以为申阁老须得避嫌,不能参与议论!”
然后几名御史又道:“吾辈弹劾杨巍,多有涉及内阁之处,阁臣不避嫌何以证清白!”
申时行被噎的无话可说,猝不及防落了下风,心里终于意识到,这是一次偷袭战!
大明重要的人事决策程序有很多种,部院大臣和阁臣常常采取公推公举的模式,具体的形式有廷议、廷推、集议等,参加人员范围各有不同o
而在经筵现场这里大臣数十人,当成一次廷议也说的过去,何况还是在天子面前御前奏对,合法性大概是没问题的o
但是有个让申首辅非常被动的是,经筵在场大臣里,来自监察系统的十三道掌道御史和六科掌科给事中就占据了一半以上人数o
众所周知,申首辅在科道言官里影响力一般,而李植等当红三人组均出自科道,科道就是他们的老巢o
所以当前局面对申首辅非常不利,他也终于醒悟到,今日之事他的对头们有意为之!对头们就是要选择这样一个科道言官人数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场合,对他进行突然袭击!
李植又对天子奏道:“王世贞可迁转礼部尚书,方才陛下又问沈尚书该当如何o沈尚书方正耿介,正适合迁吏部尚书o”
这样的迁转计划听起来似乎很完美,申时行立刻便可以肯定,李植势力与沈鲤绝对有交换o
一个推动王世贞进入六部主掌礼部,一个让出位置后更进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