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小戴的孤独(3/4)
海军营没多少变化,朔风的边关,依旧与唐代诗人描述的那样冷峻。你可以认为社会是异化,异化了每一个在其中生活的人。她父母在二十来年的变化,因环境的不同,并不同步。生活在一起,才发现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不能协调了。
“那第二波攻击呢?”我问到。
“来自于她的生活。她在青海呆了三年,在内地已经没有朋友了。虽然回到湖南长沙,但初中同学的友情,已经淡了,甚至见面时都忘了对方的名字。高中没有同学,导致她平时的交往面是很狭窄的。你知道,当父母家庭的温暖没有了时,朋友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其实,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迟早是要离开家庭的。融入社会的最初行为,就是与朋友交往。她没有,至少是缺乏这些朋友,当然就阻碍了她情感的正常发展。
“她在大学时,其实单纯按学习成绩来说,她是比较一般的。她的身份比较尴尬,在青海时,别人把她当内地生。在大学时,别人把她当青海生。再加上,在军营生活带来的过度敏感与自尊,阻碍了她主动交往的热情。”
我理解,那种军队大院生长的孩子,男生容易长成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将,女生也容易变得像女汉子。军营的女孩子敏感,因为她身边的女生少,面对大量的男人。而自尊,是军营最大的特点,军人的荣誉感与自尊心,是军队的灵魂。
“所以,她平时,就给那福建人同学打电话,是她最放松最快乐的事情。她们还利用假期,一起出去旅游,这种相聚的快乐,可以支撑她的情感,度过一整个学期。最高兴的是大三暑假,福建同学还谈了男朋友,男朋友居然带着她们俩旅行,那个照顾那个细心,简直令人羡慕,这就是新的希望,给小戴一个期盼,她期盼自己也能够拥有一份那样的爱情。”
万师兄也反应过来了:“小戴所说的那个她,是她这个江苏同学吧?”
“对,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波攻击。”小胡说到:“也许是久了差异的显现,也许是福建那朋友的坚持,那男生的关于身体上的要求,福建朋友的迟疑与拒绝,导致他们短暂的爱情以分手而告终。小戴问过我:难道男生不喜欢守身如玉有原则的女生?我无法回答。”
我问到:“那福建同学,是不是在军营也呆得很久了?”
“我没具体问,反正比小戴在军队呆得还久些。毕竟,她母亲也在青海上班,算是从小生长在军营吧。”
我理解了,在军队长大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表面上大大咧咧,但有原则,纪律性与自律的习惯,已经浸入骨髓,在身体上,不会那么随便。而内地长大的男生,会以这个要求,来看女生,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
内地男生通常会以为,她拒绝我的身体,就是拒绝我的爱情。她不对我开放,就是对我关上了心的门。这种误解还不太好解释,也不好沟通。毕竟,这涉及到人生观,不是一天形成的。
“最大的打击,还是前些天的事,大概十来天前,她那个福建同学自杀了。”
这就让人震惊了,这么好一个姑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有一个好的大学,怎么就想不通呢?是因为爱情吗?
小胡仿佛理解我心头的疑问似的:“不是因为爱情。那福建同学其实已经与男朋友分手两三个月了。当然,情绪肯定是低落到极点。为了散心,或者是为了岔开这种情绪,过年前,就是腊月,他们回了福建老家,参加家族的过年活动,他们目前住在厦门。”
这本是好事。故乡是治疗一切心理创伤最好的医院,但从逻辑上讲,它也有可能带给你最大的伤害。
我思念的所有亲人,都曾经在我的故乡生活过。但今天,我再也不想回到那个地方了,那里有父母的尸骨,那里有我的童年与回忆,那里还有我痛彻心扉的伤痕。
“他们回去拜访那些农村的亲戚,祭拜祖先的坟墓。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照例要到祠堂拜祖先,在盛大的筵席与仪式,这在福建是比较常见的。”
福建原来历史上叫岭南,属于偏僻的地界。六祖就在那里,通常被称为化外之地。中原地区的汉人,为了躲避战乱,往岭南扎根,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文化,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东西,都留了下来。
“那福建同学的父亲,在部队是正团职干部,回到厦门也是处级干部,在农村老家,也算是个有面子的人。反正,整个回乡过程中,亲戚们都是恭维与祝福,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但转折就发生在腊月二十三,他父亲也许是忘记了风俗,也掺和到祭拜的行列中,在一千多乡亲面前,被那些所谓同宗亲戚们,当众赶了出来。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儿子,无后即不孝。当众人把责怪嘲讽的目光盯向这个福建同学时,这个本已脆弱的自尊,被击垮了。看到自己最尊敬的父亲当众受到这帮穷亲戚如此的羞辱,她再也受不了了。”
“接下来,她怎么样?”万师兄也预感不太好。
“她以打电话为名,出来,一个人到河边,给小戴打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电话。小戴当然是不停地劝和疏导,当然没起到作用。最主要的是,如此之多的同宗乡亲及父母,两个多小时,居然没一个人来找她,这让她万念俱灰。”
这确实让人受不了。许多孩子都有离家出走的经历,但想到有人牵挂自己,亲人还在为自己的失踪焦急,就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