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实战型学者(3/4)
。当年,我想到这些,就知道,赚钱的机会来了。我虽然不算太聪明,但也不太笨,包括跟我一起干的兄弟们,所以,时代成就了我们,并不是我们有多大本事。”这倒不是谦虚,把功劳归结于好的时代,是客观的。因为风来了,猪都可以飞上天。
但是,他没本事吗?当然有。他在二十年前,都已经研究过世界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工业化相关的情况,也了解了美国及欧洲的历史,可以说是,他当时就已经站在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前列了。所以,称他为房地产教父,是有道理的。
一个真正的高手,不仅研究出道理,而且他的道理,在实践中证明成功了,他才算得上是高手。
“第二个问题,衡量房价高低的因素。这个问题,估计大家都在关注,并且各有结论。但是,很多人的结论,往往在分析方法上,就错了。”
他这一说,下面议论纷纷,如果说下面许多人分析方法都错了,那这就是革命性的。你再聪明再努力,如果方法错了,就如同赶着马车去渡海,不要说淹死,估计到海边,你都不敢下水了。
“错误在哪里呢?很多人喜欢用价值的办法来讨论价格,还有的人喜欢用成本的办法来讨论价格。这两种情况,都是偏颇的。为什么?因为没有注意到工业化前进的过程,没有注意金融属性,更没有注意城市间的差异。当然,还有人用平均工资来计算购买力的,更错得离谱。”
这话一出,大家就炸了锅了,交头接耳的不少,会场嗡响起来。过了好一会,才安静下来。
主讲人并不急着继续讲,他让下面的议论继续一会,让子弹飞一会,当大家声音渐小时,他才开口。仿佛这是一场他早已看惯的戏剧,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演出下一幕。
“大家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很多是不适合现代社会情况的。比如价值论,按马克思所说,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必要劳动时间。但是,这种劳动时间的计算是非常复杂的,甚至变得不可能。为什么?一个农民拼命劳动种出来一年的庄稼,为什么赶不上他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也导致了今天的农村空心化。农民一年的收入几千元,如果他打工,一个月就挣到这么多。那么,一个身体和智力正常的人,为什么不出去打工呢?
“为什么,我们过去几十年,人人都努力工作和劳动,大家还吃不饱,而今天,粮食却吃不完了呢?”
这个问题更有说服力。
“不是说价值定律已经失败,但至少可以说,价值的计算确实复杂,不是我们可以完成的数学题。既然题目太难以至于我们做不出来,为什么还要在这个公式上主导大家的思路呢?考试过的人都知道,如果出现太难的题,避开它,先把简单的做了,把该拿的分拿了,就这个理。”
他这是回避法,他当然不敢随便否定老马的结论,毕竟有这么多官员在场。但他用回避法来说服大家,是比较好的切入点。这个人虽然表面很狂,其实很精明的。
“里面的逻辑很简单,我们比较一个农民与一个工程师的劳动价值,你可以说是教育和培训的价值提升了工程师的劳动价值。那工程师所受到的教育里,有的是老师和学校给予的。但知识体系本身,包含了人类几千年的科技和文明成果,你如果给这几千年的智慧估值?”
一提到给文化思想科学技术估值,甚至估计人类文明成果的价值,那就是一道算不完的题了。
“还有的人喜欢用成本的方式来估值,这也存在问题。大家知道,房地产除了地皮成本,还有建安成本,资金成本,税费成本等。地皮成本,我是指政府腾出一块地来的成本,看起来重庆比成都高,后面三项成本,重庆跟成都差不多,为什么,重庆的房价反而比不上成都呢?”
这其实是会议前,那个所谓王总与政府官员探讨的问题。当然,大家关注,听得也格外认真,会场完全没有杂音,连偶尔有人咳嗽,都显得非常克制。
“光听成本论的人,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什么调拨价,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而今天,供需才是决定价格的主导因素,成本并不是。如果成本是的话,为什么有亏本甩卖呢?为什么行业间利润率差距会这么大呢?为什么股票涨跌中,中国建立不起真正的价值投资呢?为什么市盈率和市净率决定不了股份的趋势呢?”
这些问题,都是目前经济学界最基本的问题,一个做生意的或者搞实业的,甚至学生,都对此事有些迷惘。
“有的人,喜欢用所谓欧美银行的公式来计算房价的价值,这也是错误的。所谓房价收入比来看购买力,说十年不吃不喝才供得上房子,不划算。按这样说,那些在大城市买房子的都是傻瓜了。而事实是,他们都是比较成功的人。”
他不说答案,继续把问题引向尖锐。
“有的按所谓租售比来看投资价值,所谓房子总价除以租金,在倍区间,投资才是安全的。学院派总这样说,现在有的城市已经达到400倍以上了,所以不值得投资。这也是乱说,不合实际的。”
最流行的几个观点,都先被他否定了,这就很刺激。
“所有理论的对错,一定要符合事实和历史趋势,符合基本逻辑,如果不符合,不是现实不对,是你的理论不对。”
实践才是硬道理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