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衰退的罗马共和(1/2)
在公元前38年,元月20日,我的三千禁军骑兵带着两百箱子的金银珠宝,我在罗马城外交给来罗马上缴帕提亚王国地区财政税收的坤特斯。
虽然在攻打帕提亚时,全部的军备和士兵的军饷几乎都是来自我的个人资助,但是罗马在此前和后面给了二十万金币的财政拨款。
这不过是区区之数,比我耗费的九千万金币不能相提并论,但我得归还罗马这个数,其余的替换下来的罗马士兵的装备,刀剑,马匹等,我都还给了罗马人民。
这仅仅是原物奉还,我只是表明一个概念,在对外战役中,元老院给我的就系这样多。
在不分给任何元老院人员一个金币,一块地皮的前提下,我仅仅是赏给有战争功勋的罗马战士每人金币,等到了规定的服兵役年限,他们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然后回家去过平民的生活。
罗马之前的兵役期几乎为终身制,事实上前期罗马军团的主要构成是自由人(罗马的城市百姓),,其它民族的不可能进入罗马军团,但是在凯撒时期的各地区形势开始逐渐紧张,才征发了高卢人和日耳曼人,在历史上作为罗马军团的附属军团或者雇佣军团,这些人为事实已经平定的殖民地地区。
再到后来,凯撒三巨头的后期,罗马军事形势一天不如一天,奴隶也要用了,许诺参军奴隶就能赦免为自由人。
此刻回到罗马,我事实上在考虑的是军团的后期给养还有军事筹备等问题。
这时候,以往的军团费用开始越来越庞大。甚至于一年的军团财政消耗量,比重新征集组建一支军队的代价不会少很多。
历史上的公元7世纪到11世纪,曾经事实上实行过“特玛”(军区)制度,就是军队屯田垦荒等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养兵和屯兵。
“特玛”(军区)制度的诞生,使得这一制度下,除核心帝国以外的帝国全部领土,都要被事实分割成数十个“特玛”(军区)。
特玛一词的本意是军队的驻扎地,作战中逐渐变成了地方部队动员和管理的基本单位的代名词。
各个军区的士兵平时作为国家提供的土地上耕作的农民,战时则应征入伍,本质上就是所谓的屯田兵。
屯田养兵制度,集合了国民军和职业军两者的优点。屯田兵们的生活有所保障,战时的动员和统帅都会十分容易,并且,为保卫家园而战的士兵们普遍士气高昂,而国家对他们薪饷的负担也可以减少至最低限度。
而这个时期开始,帝国军队的装备也能开始全面提升防御性能,加大各种兵器的种类和杀伤力,士兵和骑兵都开始大量采用锁子甲。此刻的帝国重装步兵都一般装备有锁子甲、钢铁胸甲、和钢铁头盔,手持大型圆盾护身,武器为长达4米的长枪和钢剑。
至于轻装步兵的装备情况也有局部晋级提升。
而此刻会导致后期出现中央军这一个名词。
在中央军中,重装骑兵和弓骑兵的装备逐步同化,这同时也意味着弓骑兵的衰退。
重骑兵披挂鳞片甲或是锁子甲、戴头盔,手持圆盾或是西欧型的方盾,武器是剑和长约4米的骑枪(康托斯)或是弓箭及投枪。弓骑兵在部队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到了公元8世纪,终于从正规军的编制中消失了。而中央军中的一部分重骑兵,又开始给坐骑附加护甲,恢复了昔日的装甲骑兵这一兵种。
与中央军相比,地方部队多为轻骑兵。他们披挂廉价的皮甲,装备有小型盾牌,以剑或长矛为主要武器。
后期,罗马军区数增加到46个。
各军区一般都能提供2到3个军团兵力,总兵力介于0之间。
每个军团由2到5个营组成,每营包含有5个连,每连的定额是步兵256人,骑兵300人,但在实际配属时的人数往往要比定额少得多。
中央军则由3至4个近卫军团,每个军团由10个近卫连构成。此外,有时还会由3至5个近卫连组成近卫营加以灵活运用。
除正规军外,帝国还常常凭借手中的财富,驱使异族的同盟军或是雇佣军为己而战。
但是随着罗马帝国的贵族势力的逐渐强大,罗马共和制度的命运急转直下。屯田兵的主力——中小农民再也无力承担长期的出征和诸多苛捐杂税,开始日渐没落。
这就是公元前一千年时期开始的,罗马共和制逐渐衰败的场景。这导致一个帝国皇权统治下的国家运营会日渐困难。
伴随着地方军的战力逐渐衰弱,帝国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盟国和雇佣兵们为己而战。
历史上,从公元7、8世纪的“黑暗时代”,到10世纪帝国最繁盛的时期,拜占庭与其敌国很少发生正规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但军队中最受重视的依旧是具有强大冲击力、破坏力的重骑兵集群,这一点自拜占庭初期起始终没有改变。
大多数情况下,重骑兵总是配置于步兵阵线的后方,一旦战机成熟,就立刻通过步兵队列中的间隙前出至最前沿,挺枪齐头、并肩冲击。而轻骑兵则负责掩护步兵阵列的两翼,并随机应变地支援重骑兵的运动。
在公元11世纪以后,随着军区制度的逐渐崩溃,帝国军队中雇佣军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而硕果仅存的正规军也日渐沦为封建贵族的们的私人武装。但是各部队的规模确是日渐缩小,再也无法进行统一的训练与指挥调度了。
当时的各国皇帝们,在苦虑战略战术、排兵布阵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