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洛阳(9)(1/2)
封闭的军帐,仿佛自带混响效果一般,江岳的声音显得越发洪亮。
“新城县往西是陆浑关,陆浑关往北是函谷关,由董卓麾下的大将牛辅驻守,董卓本人率领五万大军屯兵洛阳城西二十里处的渑池,其中包括八千披甲,三千精骑,除此之外,丁原在孟津按兵不动,麾下大约有两三万人马,吕布、张辽、高顺等人都在他的军中,桥瑁屯兵城皋,有多少兵马暂时不清楚——董卓、丁原和桥瑁这三路大军都是何进召来的外镇诸侯,准备对付十常侍……”
嗡的一声,大帐里响起一片议论之声。
别人倒还罢了,吕布、张辽和高顺可都是曹军的老熟人。
在曹丞相那个时空,双方打了好几年的仗,给曹丞相带来很大的麻烦,吕布、高顺最后兵败身死,张辽归降,现在已经成为曹军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大将。在江岳这个时空里,土著的吕布军曾经也是曹丞相的强敌,曹丞相动用了十五万大军,才将他们一举消灭。
董卓、丁原、何进和十常侍的名气也很大。
东汉末年,大汉王朝摇摇欲坠,但是汉灵帝在位的时候,总的来说还能镇得住场面,黄巾起义(或者叫黄巾之乱)那么大的声势,最后还是被他轻易剿灭。
等到汉灵帝一死,汉家朝廷就彻底乱了,外戚、宦官和士族文官,三大派系斗得你死我活,为了争权夺利展开激烈斗争,大将军何进就是外戚集团的代表,志大才疏却身居高位,为了对付手握兵权的十常侍宦官集团,召集外镇诸侯带兵来洛阳——百分之二百二十二的一个馊主意。
董卓,丁原,桥瑁,就是他召来的三路外镇诸侯,其中桥瑁实力较弱,董卓和丁原的实力却很强。
所谓“天下之权勇,今见在者不过并凉”,董卓部下的西凉兵,也就是甘肃陕西一带的边军,丁原部下的并州兵,则是驻守山西的边军,都是这个时代最精锐的军队。董卓后来那么牛,以一军之力和十八路诸侯抗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火并丁原,收编了他的并州兵,并把吕布、张辽、高顺等名将纳入麾下,以至实力大涨。
“很好!很好!江岳是个有心人,看来你对本朝发生的大事很熟悉啊,以前读过书吧?文武全才,了不起!”
曹休忍不住连声夸奖,笑容满面,连着说了两次很好。
能在战斗之余送来一份如此全面的军事情报,仅凭审问俘虏和简单的侦查是做不到的,江岳肯定对中平六年的洛阳之变非常了解,然后有针对有选择的进行调查,才能汇总出这份情报。
洛阳的中平六年八月,是个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对后来的天下大势有很大的影响,那是另一个时空里已经发生过的往事,曹休和曹真对其了如指掌,只听到洛阳和中平六年八月这两个关键词,就知道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第一座乾坤门出现后,曹丞相考虑到将来还可能再次出现乾坤门,曹休曹真这样的骨干军官都被逼着学习本朝历史,今天果然派上了用场,但是江岳这样一个“土著”小军官,也对中平六年的洛阳如此了解,就让人感到非常意外。
不但是个有心人,还得有一定的见识和眼光。
尤其是军事眼光。
中平六年八月的洛阳,千头万绪,发生了很多事情,江岳能抓住最关键的地方,把几支最重要的,可能对曹军产生威胁的军队单独总结出来,兵力、驻扎地点和主要将领几句话就说得清清楚楚,情报做到这种程度,已经不能用斥候的标准来评价,起码得是军中的参谋才有这样的能力。
曹休毫不吝惜自己的夸奖,其他的虎豹骑军官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江岳的确配得上这样的夸奖,他不但会打仗,送回来的情报又这么周密详细,比王卓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琅琊兵还行嘛,最起码,人家的斥候干得不错。
吴敦笑容满面,用力搓着两手正想说些什么,大帐门帘一挑,王卓和马三饱几个人回来了。
吴敦收到过江岳的暗号,再看到王卓铁青的脸色,心里已经有了底,而且底气十足,当即大声问道:“王卓,你都查过了么?江岳阵斩的首级是不是六十四级?可有假冒错漏?”
王卓上前行礼,咬着牙说道:“回禀使君,卓已查验完毕,江岳带回来的首级确是六十四级,并无错漏假冒。”
“俘虏六人也验过了?有问题吗?”吴敦问得非常仔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验过了,没问题。”王卓又羞又恼,憋得脸通红。
“好了,你先退到一旁吧。”吴敦转过身,对曹休和曹真斟酌说道:“既然查验无误,江岳所部的军功就可坐实,依我之见,可以记为此战的次功。”
他要把次功从王卓的手里夺走,转授给江岳。
王卓忍不住放声长笑,笑声高亢,俨然已经出离愤怒。
“就算江岳斩首六十四级,也不过是我的一半,吴使君如此偏袒,叫人好生不服!别忘了,我的部曲还阵斩一名西凉军军侯,那可是六百石的一曲之长,仅凭这一点,战功就在江岳之上……”
站在旁边的马三饱愣了愣,突然说道:“军侯算什么?我家队率亲手斩了一名西凉校尉,就是这支贼兵的主将董承!”
王卓的笑声戛然而止。
过了片刻,他才大声叫道:“你说江岳斩了董承,首级呢?可有首级为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