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节 铁路投资狂潮(1)(2/2)
0贯(1贯是一千文),降低到了10贯。江南是富庶之地,生丝、茶叶等大宗商品都可以通过运河运输,货源本就不缺,通行费用降低之后,运输量激增,收益反而上涨了。股价开始上涨,但依然无法回复到1000万两的高位。因为只能保持不亏损,距离盈利还有很远的距离。
此时他们得到了皇帝的支持,授予他们在江南开凿新运河的权力,他们利用政府授予他们的开凿运河的特权,开辟新的运河网络,将运河跟大量自然河流贯通,丰富了运河的货物来源。渐渐的运河扭亏了。股价开似乎上涨,他们发行新的股票和债券,筹集更多的资金,并且向皇帝请求新的权力,他们又得到了港口的码头运营权。
一方面开辟了越来越密集的内地河运,一方面是掌控了沿海港口,河海联运的效率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丰厚。
他们还拓宽运河,引入了新式的蒸汽轮船和拖轮,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运输量,在铁路尚未普及的这段美好时光里,迅速发展壮大。他们不断的在江南本就密集的水网之间,开辟新的运河,将自然河流连成了一个同意的网络。还在长江山建立了大量河港,不到十年,江南运河公司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江南水运的巨无霸,管理的运河超过3000公里,串联起来的河道则超过20000公里,几乎江南地区可通行的河道,都跟他们的运河连接在了一起。
覆盖整个江南腹地的河运网络,通过三条途径出海,一条是通向长江,从长江出海,一条是通过杭甬运河,经宁波这个海港出海,还有一条是通过南运河从上海出海,这些便捷的出海通道,加上日益增长的内地生产以及与外界的货物交换,运输越来越繁忙,运河公司的利润一直保持在高位。
江南运河的成功,江北的大运河迅速成了一块优良资产,开始有利益集团游说官府,将大运河私有化。周琅顺势而为,将大运河这个包袱彻底抛了出去,特许成立了一个江北运河公司,授予他们跟江南运河一样,拥有修建新运河和经营内河港口的权力。
有江南运河的成功经验,江北运河从一开始,就大量修建通往大海的运河出口通道,通往海州的运盐河被重新启用,除了在长江沿岸修建各个河港之外,还不断的疏通黄河(此时黄河从江苏北部入海),这样江北运河就天然有两条出海大河可以利用,一条长江,一条黄河。
商业公司的商业利益,跟黄河治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治河的思路从过去的有灾救灾,变成了常规化疏导,倒是一种进步。
看到这种情况,周琅索性将淮河流域那些因为黄河夺淮入海而淤积的无法通航的自然河道也交给运河公司,授权他们疏通后可以当作运河进行收费,运河公司疏通河道的积极性更高了。
假以时日,这种商业力量肯定可以大大改善江淮地区的河流状况,但新技术的出现,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