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节 境外战局 7(2/4)
资以及成千上万的美国援英人员{主要是飞行员}就被美国源源不断地送到英国,美国参战后,来到英国的美国的物资和人员更是翻了好几倍,英国本土境内的美军、美军飞机、美军基地正在越来越多,时间再拖下去,英国完全就是盟军建在德国家门口的超大型前沿军事基地,德国本土继而不得安生、陷入危机,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第三,联盟国自始至终都没有打算“打败美国或消灭美国”,因为没有那个能力,德国想要赢得最终胜利,必须彻彻底底地独霸欧洲,迫使美国承认“欧洲是德国的地盘”,继而迫使美国势力完全地退出欧洲,因此,消灭英国就是德国必须完成的大事。德国只有消灭掉英国,才能迫使美国承认“德国已经独霸欧洲”这个木已成舟的事实,否则,一直有英国这个跳板、踏脚石、前沿基地,美国一直都会对欧洲“贼心不死”,德国必须断绝美国的希望。在对美作战这件事上,希特勒的思路跟山本五十六是不谋而合的,两人都承认“美国是无法被打败的”,唯一能战胜美国的办法就是取得让美国无法撼动的决定性胜利,迫使美国接受既定事实、承认既定事实,从此以后跟德国或日本“井水不犯河水””各霸一方、各过各的”;
第四,德国海军水面舰队的实力确实大不如英国海军,更何况英国海军此时已有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助战,但是,德国海军也已经有了意大利海军、法国海军的助战,再加上英吉利海峡并不宽阔,海上交战区域完全在德国空军飞机的作战范围内,而德国空军在目前对战美英空中力量时还是略占上风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进驻到英国的美军飞机越来越多,美英盟军飞机即便在质量上赢不过德国空军,也能用数量优势压到德国空军,这导致德国高层更加急切地想要发动“海狮计划”},所以德军还是有实力跟盟军在海上一较高下的;
第五,德国陆军是德国三军里最强的,英国陆军的精华已经随着敦刻尔克战役而尽皆沦为德军的俘虏,美国陆军严重缺乏实战经验,“根本就不会打仗”,加拿大陆军更不用说了,所以,一旦德国陆军踏上英国本土与美英加陆军爆发陆战,正是德军“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空军,德国空军目前占有一定上风,但双方实力正在此消彼长,时间继续拖下去,德国空军早晚会被盟军压着打;至于海军,海军是德国军队最大的软肋,不过,美国海军由于夏威夷战役而元气大伤,此时的实力正陷入低谷,时间继续拖下去,美国海军的实力就会得到恢复,德国海军的获胜希望就更加渺茫了,所以,必须“尽快动手”。德军的“海狮计划”之所以会跟美日西南太平洋战役同时爆发,就是因为美军为了打赢西南太平洋战役,把大西洋舰队大部分的主力舰都抽调去了太平洋、补入太平洋舰队,包括三艘航母的全部,导致美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实力遭到了进一步的削弱,对于德国海军而言,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跟山本五十六一样都知道不能让美国海军获得恢复实力的时间,越往后,美国海军不管是太平洋舰队还是大西洋舰队,实力会越强。因此,得知美日爆发西南太平洋战役后,雷德尔立刻面见希特勒,断然地请求启动“海狮计划”,希特勒从善如流,给予了批准。
从英国空军“奇袭柏林”到此时,整整四个月过去了,德国陆海空三军也准备了整整四个月,基本上准备充分了。德国陆军自然无需多言,德国空军为此战准备的各型飞机总计超过1.6万架,规模十分惊人,实际上,由于德国空军的战略大轰炸,英国本土的主要军工基地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再加上德国海军的无限制潜艇战,导致英国本土得到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都大幅度下滑,使得英国本土的飞机产量急剧减少,截至月初,英国本土在这一年已经过去的9个月里累计只制造了5000多架飞机,作为对比,德国同期足足制造了超过1.4万架飞机{美国同期制造了超过3.5万架飞机};至于德国海军,其规模颇为强大,因为还有意法海军助战。参加此战的德国海军舰艇包括3艘装甲舰、2艘战列巡洋舰、3艘重型巡洋舰、6艘轻型巡洋舰、20多艘驱逐舰、10多艘辅助巡洋舰、超过200艘鱼雷艇、20多艘鱼雷舰以及超过300艘潜艇等;参加此战的意大利海军舰艇包括9艘战列舰、9艘重型巡洋舰、16艘轻型巡洋舰、2艘航母、60多艘驱逐舰、100多艘潜艇等;参加此战的法国海军舰艇包括10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1艘航母、12艘重型巡洋舰、超过20艘轻型巡洋舰、50多艘驱逐舰、100多艘潜艇等;德意法三国海军联合舰队的参战舰艇船舶的合计吨位约150万吨,实力不可不说雄厚,计有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装甲舰24艘,航母3艘,轻重型巡洋舰约70艘,运输舰船超过200艘;另外,德军还准备了5000多枚飞弹用于此战。
希特勒发动的这场“海狮计划”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对于“海狮计划”,蒋纬国是持以不支持态度的,但希特勒心如铁石,他也没办法,只能尽力帮助希特勒打赢此战。在希特勒向蒋纬国征询“有何好建议”时,蒋纬国根据他的“先知先觉”,给希特勒提出了三项建议:
第一,要对盟军故布疑阵。英吉利海峡最宽处达到240公里,最窄处只有区区34公里,而最窄处又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