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节 休战时期 8(1/5)
东京,日本内阁府,首相办公室。
首相近卫文麿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看着走进来的大藏大臣{财政大臣}贺屋兴宣,贺屋手中捧着一摞文件,脸上没有多少喜色,但也没有多少阴郁,只有一种若有若无的不快。
“贺屋大臣,请坐。”近卫显得十分客气地招呼道,在贺屋入座后,他立刻迫不及待地引入正题,“唉!帝国的对外战事最终还是进一步地扩大了啊!海军在太平洋上跟美国海军大打出手,陆军也在澳洲、印度战场上不停地杀伐征战,打仗,既是赚钱也是烧钱啊!贺屋大臣,自联合舰队奇袭夏威夷后,战争已经持续两个月了,怎么样?帝国的财政赤字有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亏损有没有被扭转?盈余呢?多不多?”他连珠炮般地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因为他最揪心的就是财政。近卫非常清楚,日本看似国运昌隆,实际上日本的国力根基是非常薄弱的,一旦遭到重创,大日本帝国很有可能就像被海浪拍打的沙雕那样轰然坍塌掉。财力,是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国力的根本基础。中国再穷,好歹还能卖资源,日本穷的话,想卖资源都没货,翻开日本的近代史就不难看出,日本的财力从哪里来?只有少数是日本人老老实实地、一点一滴地和平发展赚来的,大部分都是通过战争抢来的,战争红利俨然是日本财政收入的最大渠道,所以,日本高层里有人希望打仗,因为打仗能从别国抢掠到大量的财富,也有高层忧虑打仗,因为只有“打轻松的胜仗”才能让日本大赚特赚{最典型的就是甲午战争},一旦陷入持久性的消耗战{比如原先历史上的中日战争}或者直接打输了{比如原先历史上的美日太平洋战争},日本可就要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了,要知道,打仗虽然可以抢钱,但打仗本身也是烧钱,如果烧的钱多于抢的钱,这场仗就是亏本买卖了。日本国力根基薄弱,本钱有限,实在是做不起亏本的买卖,近卫对此一直都是深感如履薄冰。
贺屋同样“唉”了一声,然后说道:“首相阁下,对于您的问题,我只能说,盈余是有,但不多,财政赤字已经好转,但谈不上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贺屋大臣,你何出此言呢?您可是‘理财圣手’啊!”近卫心头一沉,“帝国的国势在这几年内是在走上坡路啊,我们虽然把满洲、台湾等地归还给了中国,但却得到了更大的北方州{北亚东部和北亚中部}和南方州{印尼、菲律宾等地},帝国疆域大开并且帝国军对外也是屡战屡胜,难道没有通过战争获得大量财富吗?”
贺屋显得有点忿忿地苦笑一声:“财富确实获得了不少,但大半都流向中国了。”
“为何?”
“资源。”贺屋脸色变得有些不甘,“这是中国人卡在我们脖子上的一根绞索,让我们不得不把大量财富拱手交给他们。首相阁下,北方州资源丰富是丰富,但需要长时间的开发以及投入巨资成本,才能将其变成帝国的财源宝库,不仅如此,帝国的技术人员已经确定了,北方州拥有丰富的铁矿、煤炭、天然气、木材,但石油却偏偏很少并且开采难度很大,另外,就算那些铁矿、煤炭、天然气、木材,它们的开采工程也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才能成型,眼下,北方州给帝国带来的收益比帝国对其进行的资金投入多不了多少;再说南方州吧,菲律宾的资源主要是铜矿和镍矿,煤炭和石油很少,印尼的煤炭、天然气、锡矿十分丰富,至于石油,不少,但对于帝国此时的消耗而言,仍然是供不应求,并且印尼境内的油田、油井、产油区、采油设备、炼油设备都在帝国军占领印尼前遭到荷兰人、当地人的严重破坏,我们必须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将其修复,实际上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修复,导致印尼给帝国提供的石油打了很大的折扣。”他看着近卫,“综合而言,几大主要战略性资源里,煤炭,帝国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钢铁,帝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口,石油,大部分都需要进口,还有橡胶,也是大部分都需要进口。那么,帝国向谁进口这些资源呢?帝国东边是美国,以前卖资源给我们,现在自然断绝了,至于帝国的西边、北边、南边,完全被中国和中国的众多附属国给半包围,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中国。首相阁下,我给你说几个数据吧!自帝国和美国开战后,帝国的对外贸易有90以上是跟中国展开的,只有不到10是跟德意等国展开的;帝国本土以及帝国军队急需的重要资源里,煤炭,93是自产的,7是跟中国进口的;钢铁,76是帝国自产的,24是跟中国进口的;橡胶,11是帝国自产的,89是跟中国进口的;至于石油,8是帝国自产的,92是跟中国进口的;还有其它十多项重要资源,我们也极度依赖中国,比如猪鬃,95是跟中国进口的,钨砂,100是跟中国进口的,桐油,88是跟中国进口的。”
近卫呆住了,半晌后才露出一个苦涩的表情:“怎么会这样?帝国现在也是地大物博啊,怎么还会在资源上如此依赖中国?”
贺屋摇了摇头:“帝国现在确实是地大物博,但开发资源需要时间、需要成本啊,如果给我们十年,十年后,帝国肯定能够做到在资源上很大程度地自给自足,可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除了即时消耗,帝国本土和帝国军队还需要储存大量资源以备后用,比如石油,帝国现在已经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