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节 军队概述(3/5)
,但该部队已经不再具有较高的战场需求性,因此被全面裁减并且被并入陆战部队里;中国海军的航空兵部队计有若干个航空队,装备各型飞机500余架,主要机种是战斗机、俯冲轰炸机、鱼雷攻击机、运输机、侦察机,驻扎在中国本土沿海重要地区与部分陆战部队进行混编,组成岸防部队;
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一直得到最高程度的重视和最大力度的建设,所以虽然受限于中国国力以至于规模不是特别巨大,但堪称中国海军的精华所在,目前计有各型潜艇约50艘(以战斗潜艇为主,其中3艘属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其余的都是中国海军向德国购买或德国援助给中国或中国自行建造的,还有几艘是蒋纬国“没收”泰国海军的潜艇)。至于潜艇的研发和制造,中国海军目前无力自行研发潜艇,完全就是用德国提供的潜艇设计图纸和潜艇制造设备进行建造,起初产量很低,但因为德国的持续援助以及在苏联战争结束后得到大量机器设备和大批技术人员(苏联虽然不是海军大国,但却是潜艇大国,拥有十多家潜艇研究机构、潜艇制造工厂和成千上万的潜艇研制人员),使得中国海军自行建造潜艇的能力得以大幅度增长,目前已经达到每月建造潜艇10艘以上的水平,只要资金资源充足,一年可以新增潜艇130艘左右。
中国海军的水面舰队在成分上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建造大型军舰需要耗费高额的资源和漫长的时间,所以购买、租借、抢夺、缴获别国军舰是中国海军水面舰队获得军舰的最大的途径。中日战争前,中国海军共有50多艘舰艇和数十艘辅助船舶,绝大部分都是小艇老船,总吨位只有区区4.4万吨,中日战争期间,累计损失了约四分之三的大型军舰(都是老式的),但是抢夺到10多艘日本军舰,在苏联战争前和战争期间又获得一些苏联舰艇,同时向德国订购了一些舰艇(主要是潜艇)并且得到德国援助的少数舰艇,中国海军自身也建造舰艇(主要是鱼雷艇、炮艇),截至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水面舰队拥有的舰艇主要包括:
航空母舰1艘:龙骧号(日本海军租借给中国海军的);
重型巡洋舰1艘:中正号(原是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基洛夫号,排水量达到9000吨,但该舰已经有些过时老旧,实际战斗力不算强);
轻型巡洋舰4艘:宁海号、平海号(前者是中日战争前向日本订购的,后者是中国海军在获得日方的宁海号设计图纸后自行建造的)、安海号、定海号轻型巡洋舰(原是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两艘轻型巡洋舰);
辅助巡洋舰3艘:惊涛号、怒浪号、狂澜号(都是德国援助的,三舰原名阿特兰蒂斯号、奥利安号、维德尔号,吨位都超过15000吨,实际上是用民船改装的并且伪装成民船的军舰);
各型驱逐舰12艘:纬国号(原日本的时雨号)、平津号(原日本的海风号)、太原号(原日本的山风号)、徐州号(原日本的江风号)、淞沪号(原日本的天津风号)、紫金山号(原日本的雪风号)、海参崴号(原属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列宁格勒级)、海兰泡号(同上)、双城子号(同上)、伯力号(同上)、庙街号(同上)、尼布楚号(同上);
各型炮舰20多艘:中山号、逸仙号、大胜关号(原日本的嵯峨级)、乌龙山号(原日本的嵯峨级)、汤山镇号炮舰(原日本的嵯峨级)以及中日战争结束后陆续建造出的龙潭镇号、北崮山号、幕府山号、红山号、雨花台号等;
各型炮艇40多艘(大部分是属于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咸宁级);
各型巡逻艇100多艘(包括原属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27艘);
各型扫雷艇30多艘(包括原属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22艘);
各型鱼雷艇300多艘(包括原属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58艘,大部分还是中国海军自行研制建造的黄蜂级);关于鱼雷艇,很显然,这支部队曾经跟潜艇部队一起撑起了中国海军在中日战争期间顽强抵抗日本海军的脊梁,眼下,中国海军虽然努力地朝着“大舰大船”方向迈进,但海军的建设是不能操之过急的,需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因此鱼雷艇在中日战争后并没有被中国海军轻视,仍然是中国海军的王牌武器和招牌武器,维持着庞大的规模;
运输舰、运输船等其它各种型号的辅助舰艇船舶共约80艘。
中国海军此时合计拥有各型舰艇船舶约600艘(绝大部分是小型的,光是鱼雷艇就占了一半数量),总吨位约10万吨(包括向日本租借的龙骧号航空母舰),海军总兵力约30万人。
美国参战后,海战必然是这场世界大战的主要组成部分,实际上,联盟国阵营此时所剩两大敌人无论美国还是英国,都是海军大国、海军强国,美英海军在战前是并列世界第一的。八大列强里,苏联海军不复存在,中国海军的实力已在上文进行过概述,接下来概述德、日、意、法、美、英六国海军实力。
【德国海军】
因为蒋纬国的“指点迷津”,德国海军在战前走上了一条新道路,以潜艇为核心和主力,不发展没有太大用途的航空母舰(德国海军不发展航母共有三个原因,一是资源和时间有限,需要集中性用于潜艇的发展,二是航母可交给日本海军、意大利海军去发展,二是德国海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