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节 远征中南 7(1/5)
南京军形成于中日战争,壮大于中苏战争,这支军队完全就是在战争中诞生的,又是在战争中崛起的,可以说,南京军“为战而生、因战而盛、越战越强”,从1937年底到此时1942年春,问世近四年半以来,南京军始终是中国军队攻伐征战的主力军,全军身经百战,打过的恶仗、硬仗、强仗可以说不计其数,早期打日军,然后打苏军,此时打英军,但对于英军这个新对手,南京军官兵们普遍感到“不习惯、不适应”。为什么?因为日军几乎个个都是亡命徒,并且枪法精准,又极其擅长拼刺刀,苏军同样十分凶悍,完全不把人命当回事,总体而言,日军苏军都很难打,南京军已经习惯跟日军苏军这种狠角色交战了,此时跟英军交战,南京军官兵们简直有点“不知所措”,因为英军“实在太弱了”,英军既没有日军那种视死如归的顽强精神和极其过硬的单兵战斗素质,也没有苏军那种视人命如草芥蝼蚁的野蛮风格,所以十分好打,好打得让南京军官兵们感到“不习惯、不适应”。南京军初次与英军交手是在马来亚,在马来亚战场上不止一次地发生这种事:南京军某部和英军某部展开交战,结果南京军还没有拿出三成的力气,英军就狼狈而逃,南京军按兵不动,不敢追击,因为“英军败得这么快,肯定有诈”,但经过查证,南京军才发现,英军并非耍诈,而是真的败逃了,因为英军根本就不经打。原先历史上,日军著名“豺狼参谋”辻政信在二战结束后说道:“我和中国人、俄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印度人、澳大利亚人、印尼人、菲律宾人、缅甸人都打过仗,如果大家武器一样,最强的是日本兵,第二名是中国兵,再其次是俄国兵,接下来是印度的廓尔喀兵,第五才是美国兵,英国兵大概排名第七第八。”辻政信是日本人,他这番话肯定或多或少地美化日本军人,但他没必要吹捧中国军人以及贬低英国军人,因此,在武器装备一样的情况下,中国军人的战斗力确实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而英国军人则是令人不敢恭维。死战到底绝不是英国军人们喜欢干的事情,弹药不足了、粮食快没了、陷入重围了、援军迟迟没有来…都可以成为英军堂堂正正、理直气壮的投降理由,也正因为如此,德军才在敦刻尔克一口气抓了几十万英军俘虏,害得德军都没有那么多战俘营可以关押数量如此庞大的英军降兵。部分南京军的军官十分感慨:“英国佬既然如此不能打仗,他们那个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到底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此时的缅甸战场上,南京军完全是势不可挡、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所向无敌。
根据卫立煌和罗卓英原先拟定的计划,赵海军和唐飞虎率领金三角的两万余武装人员从金三角出击,横穿五百多公里的泰西缅东原始森林,突袭并攻占缅甸中部核心重地曼德勒,与此同时,南京军第101师在刘戡的指挥下,从泰国中部出击,紧随其后,最终与赵海军部在曼德勒会师,然后一起死守当地,截断进攻泰国的八万余英印军的退路,从而粉碎英军“围魏救赵”的计划,但没想到,战事进行得让卫罗两位将军“不知所措”,因为实在太顺利了。赵海军部在通过原始森林时死亡、生病、受伤一千三百余人,但在攻占曼德勒时只付出区区一百余人伤亡的代价,轻松得堪称不费吹灰之力,英军给南京军造成的损失还不如原始森林给南京军造成的损失的十分之一。
已经摸透英军外强中干本质的赵海军给卫立煌发去电报,声称第101师不需要也来到曼德勒,因为光靠他的暂编第1、第2旅(赵海军和唐飞虎此时指挥着的两万余金三角武装人员被中南远征军总部暂编为“第101师暂编第1、第2旅”)就足以“抗拒十万英军反扑”,第101师也来到曼德勒反而浪费兵力。赵海军的保证让卫立煌十分惊奇,又感到欣喜,因为这意味着他可以把第101师腾出来,进行扩大战果的新行动。
“命令空军运输机部队,竭尽全力地向曼德勒空投军械物资!”
“命令赵海军,务必坚守住曼德勒,同时全力搜集曼德勒当地的火车、汽车、船只等交通工具,交给后续赶来的第101师。”
“命令第101师,加快速度抵达曼德勒,然后顺着铁路线直接南下,夺取仰光!”
“命令第师,在泰缅边境全力反击英印军!歼灭他们!并打进缅甸!”
“命令第74、第17师,全力进攻吉隆坡和新加坡,五天之内结束战斗!”
卫立煌一气呵成地下达了多个重要的战斗命令,随后他深感酣畅淋漓:“赵海军部拿下曼德勒,马来亚和缅甸的战局就彻底地尘埃落定了!跟英国人打太极打了这么多天,是时候跟他们动真格的了!否则,珀西瓦尔还真以为他顶住了我们的进攻,韦维尔还真以为他搞的围魏救赵起到效果了呢!”他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
“我看,第101师的任务可以修改一下。”罗卓英指点着地图,“第101师抵达曼德勒之后,没必要南下攻打仰光,因为第师在从泰缅边境展开反攻后,就可以顺着海岸线一路打到仰光去,如果我们把三个师、十万精兵用于拿下区区一座仰光,未免浪费了。”
卫立煌沉吟思索:“泰缅边境的英印军好歹有八万之众,仰光也有好几千英缅军,第师展开反击后,如果英印军边战边退,逃到仰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