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79文学网(79ks.cc)

首页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 >> 第230节 保卫南京 10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9ks.cc/101857/

第230节 保卫南京 10(1/3)

10月15日中午十二时,镇江战役爆发。

费了一番波折后总算顺利渡江的日军第2师团先是在桥头镇(南京和镇江之间的镇子)一带休息了一上午的时间,然后从容不迫地一路向东,兵锋直指镇江。师团长冈村宁次中将也在江南岸,亲自坐镇指挥,渡江时,他坐着一艘小渔船,当时不少军官劝他换坐一艘大船,但他笑着道“船越小越安全”,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大同号炮舰在最近时距冈村中将所在渔船只有三百多米,完全可以一炮将渔船和渔船上的冈村中将炸得粉身碎骨,但大同号完全没把那艘藏着大鱼的小渔船放在眼里,只顾攻击吨位较大的船只,从而错失了一举击毙冈村中将的大好机会,但这也是必然的事。第2师团踏上江南岸后,冈村中将命令部队全体官兵就地休息,他这个命令有两个目的,一是第2师团经过一夜激烈运动确实已筋疲力尽,必须要好好地休息一阵子才能养精蓄锐、投入战斗,二是进行一种很微妙的“等待”。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日军第2师团暴露在江南的郊区野地上并不危险,一是中国空军十分缺乏轰炸机,二是日军登陆点附近就是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的宝华山(该山其实是一片江南小丘陵),日军躲在山林里休息,使得中国空军出动的几架轰炸机基本上无功而返。

休息了一上午后,第2师团的一万八千精兵犹如恶龙舞动身躯般扑向镇江。

在这个上午里,南京、镇江都抓紧极度宝贵的时间,急忙进行临阵磨枪式的战备工作。镇江是有国军部队的,但战斗力非常不容乐观,镇江国军包括两部分,一是镇江当地保安团,五千余人,基本上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虽然接受过一定军事训练,但武器装备非常低劣,大部分枪是汉阳造,小部分枪是中正式,机枪、迫击炮、掷弹筒都非常少,重武器基本没有;另一部分是从上海撤回来的国军部队。众所周知,上海战事极度吃紧,蒋介石恨不得把老本一股脑地扔进上海,开赴上海的部队都是“只准前进,不许后退”,所以能从上海撤回来的部队都是已经拼得油尽灯枯的部队,伤亡率起码要超过九成,全师全旅全团清一色都是伤兵,撤到上海后方的苏州、昆山、太仓、无锡、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只是为了养伤。镇江的国军部队跟其它上海后方城市一样,番号编制非常杂乱,来自天南海北十几支部队,主要的包括第18师、第88师第264旅、第67师第201旅、第98师第538团、第170师等,这些部队有一个共同点:都在上海战场上打得近乎精光。原本上千、几千、上万人的部队,此时只剩下两种人:死人、伤兵。在镇江养伤的国军伤兵超过一万五千人,其中,快痊愈的不足三千,轻中度伤员四五千,中重度伤员六七千,并且没什么武器,因为阵亡者和伤兵的武器是要交给下一批参战官兵使用的。

临时负责领导镇江部队的是第18师师长朱耀华少将,他手里只有两种兵:杂兵、伤兵,而他要面对的是日军最强悍的第2师团的一万八千精兵,镇江守军不但在“质量上”大不如日军,在数量上也居于劣势。

朱耀华深知自己突然间要承担起的重大使命的重要性,日军横渡长江,危害巨大无比,一方面会截断宁沪运输线,一方面会威逼到国都南京,必须要把日军从江南赶回江北,即便不能赶回去,也不能让日军攻占镇江这样的城市。朱耀华对日军的战斗力是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的,他的18师在投入淞沪战场前拥有一万余兵力,但从上海撤到镇江时,全师只剩下五千余伤兵,还有约五千袍泽手足已经长眠在上海前线。日军打防御战,一个师团能扛得住六七万国军,并且这是野地上的数据,如果日军占据着险峻的大山大河、较大的城镇建筑群,那么,国军起码要十万以上兵力才能将其攻占,因为得到大山大河、城镇建筑群的日军等于获得了地理优势,防御力和抗打击力自然大大增加。朱耀华知道,一旦让第2师团攻占镇江,第2师团就彻底站稳了脚跟,国军就别想再把这股附骨之疽、脏腑毒瘤般的日军再赶回江北。

“必须挡住日军!把日军挡在城外!阻止日军占领镇江!”朱耀华握紧拳头。

朱耀华一方面向南京火速求援一方面召集镇江各部队主官商议战事。此时有五位将军在镇江,都是少将,镇江不是前线城市,也不是大城市,居然有五位将军在这里,让人觉得中国的将军未免也太多了,但实际上,五位将军都是在这里养伤的伤员,分别是朱耀华本人、第88师第264旅旅长黄梅兴、第67师第201旅旅长蔡炳炎、第98师参谋长路景荣、第旅旅长庞汉祯。五位将军里,朱耀华左臂被日军炮弹碎片打断,黄梅兴腹部中一枪,蔡炳炎被日军手榴弹炸断了两腿,路景荣被日军迫击炮弹炸瞎了眼睛,庞汉祯被日军狙击手打飞右耳并打裂右边的一块颅骨,那颗子弹差半厘米就要了他的命。

“兵力、火力,我们都不如日军。”黄梅兴神色凝重但目光坚毅,“唯一的办法,就是死缠烂打,争取后续部队赶来增援。”

朱耀华拿出一份电报,上面签着蒋介石的名字:“委员长说了,他手头上没有多余部队,但军械弹药可以增援我们,军政部已经装了十条大船的武器装备,顺长江从南京送到镇江来。至于其它的,只能靠我们自己。”

“竭尽全力地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是

状态提示: 第230节 保卫南京 10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