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 激战吴淞口 1(1/2)
吴淞口前线最后一道战壕工事里,蒋纬国全神贯注地举着望远镜,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几公里外最前沿交战区的战况(蒋纬国在宛平城战役中身先士卒,之后就不怎么亲临火线了,更加不会亲自上阵,他非常怕死,不会逞匹夫之勇,原因是无需多言的,他要保住自己的命,为祖国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一开始,蒋纬国看得解气、解恨,深感痛快淋漓,但渐渐的,他心头浮起一股“别样的滋味”,这让他感慨万千。“明明可以打得这么好嘛!为什么在原先历史上却打得那么糟糕呢?”蒋纬国唏嘘不已。
此时的吴淞口战场上,国军士气如虹,防线不动如山,日军士气低迷,攻势屡屡受挫,在整体态势上,虽然不能说是国军压着日军打,但确实是国军占据很大上风。连天的炮火中,日军一次又一次漫山遍野地席卷向国军防线,还多次试图迂回穿插到国军防线侧翼,但日军的这些攻势无一例外地都犹如惊涛骇浪撞在礁石上般被粉碎瓦解。延绵数十公里的国军阵地连续不断地狂飙出一bō_bō由子弹、炮弹、手榴弹、地雷组成的强大火力网,被迎头罩入其中的日军陷入苦不堪言的困境中,黄色浪潮不断地涌上来,然后再不断地退下去,每次退下去都会在战场上留下遍地横流的血污、在血污间鬼哭狼嚎或蠕动挣扎的伤兵以及死状千奇百怪的尸体,枪林弹雨间血雨腥风滚滚呼啸,被国军高射炮和战防炮摧毁的日军坦克瘫在战场上熊熊燃烧直至化为焦黑的金属残骸,里面的日军装甲兵被烧成了木炭般的焦尸,狼藉遍地的日军尸骸间散落满凹陷变形且沾满血污的日军钢盔、支离破碎的枪械武器,以及残破不堪的太阳旗。倒在战场上的日军伤兵是处境最凄惨的,一个个或断手断脚或血流如注或筋断骨折,这些日军伤兵在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导致生命力逐渐消逝的过程中一边被身体上的剧痛折磨得死去活来一边承受着心理上的极度痛苦、恐惧、绝望、怨恨,发出一阵阵犹如鬼怪般的哀嚎惨叫、呻吟叫喊,也许其中有向国军官兵求饶求救的,但国军官兵反正是听不懂日语,就是听得懂也不可能出去施以援手。对于倒在自己阵地前、眼皮底下的日军伤兵,国军官兵基本上是不理不睬、不闻不问,既不援救也不补枪,一来是出去救他们太危险,搞不好那些疯狗般的日军会突然拉响手榴弹,二是把医药用于救治日军伤兵根本就是东郭先生式的愚蠢行为,三是“欣赏”日军伤兵的惨叫声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愉悦事情,补枪还嫌浪费子弹,四是留着那些日军伤兵要死不死要活不活的还可以废物利用,引诱其他日军来救,从而开枪狙杀过来救同伙的日军,五是留着那些日军伤兵不停号叫还可以打击日军的士气。这么多“好处”加起来,国军根本就没理由去救日军伤兵。战斗间隙的战场上,日军伤兵们的号叫犹如孤魂野鬼,时不时会响起一声枪响或手榴弹爆炸震响,那是彻底绝望的日军伤兵在忍无可忍之下开枪自杀或拉手榴弹自杀。
激战中,日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游弋在长江上的战列舰队,虽然舰炮威力巨大,但其实发挥得非常有限,日军航母舰队被国军机群打得落花流水的惨样让日军战列舰队不得不感到提心吊胆、风声鹤唳,自然不敢太肆无忌惮,并且交战区域距江边已有好几公里,双方军队展开的是近战、混战、阵地战,日军舰炮当然不敢乱轰;作为对比,国军最大优势则是己方空军飞机,在打垮日军航母舰队后,基本上掌握战场制空权的中国空军飞机表现得非常出色,充分发挥了这个优势,轰炸机不断地来往于机场和战场之间,不断地把成吨成吨的炸弹扔到日军头上,炸得日军抱头鼠窜,战斗机同样积极参战,居高临下的航空机炮和航空机枪劈头盖脑地对地面日军反复交叉轰射(bf-109机载武器是1门30毫米机炮和2挺13毫米机枪),一道道弹雨火墙在日军人群里纵横起伏,轰射得日军狼奔豕突。几场激战后,日军尸横遍野。
“哪里是日本人在侵略我们!”郑洞国笑道,“明明是我们在‘欺负’他们嘛!”
周围军官们都会心而笑。
蒋纬国也笑起来,他的笑意里则蕴含着更加复杂的意味:“要不是老子改变历史,现在你们正被日军打得难以招架呢!”
蒋纬国当然知道,虽然日军眼下正被国军“欺负”,但真正原因是日军还没有“施展开”,所以在短期内陷入被动,毕竟今天只是淞沪会战的第一天。尽管如此,原先历史上会战初期同眼下会战初期的战场态势差别大得让蒋纬国也暗暗吃惊,因为差距确实太大了。经过思索,蒋纬国理清了思绪,原先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乃至整场抗日战争),中国军队打得非常悲壮,但也打得糟糕,原因很多,一是中国军队统帅部在战略上、战术上都犯下了很多低级的甚至是低能的错误,蒋纬国竭尽全力地弥补了这些错误,虽然不可能十全十美,但确实要比原先历史上的高明得多、完善得多;二是中国军队装备太差,陆军无需多言,海军和空军也一样,甚至更加严重,海军只会死打硬拼,最后毫无悬念地拼得全军覆没,不懂得针对日本海军的巨舰大炮而采取小艇鱼雷对策(陈绍宽其实是要主要负责的,他是中国航母第一人,他虽然认识到航母地位超越战列舰,这确实很了不起,但他在骨子里还是崇尚巨舰的,所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