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 海空大战 1(2/4)
陛下之皇赦,唯仁唯威,肝脑涂地以安宸襟。”松井石根慌忙起立,鞠躬伏身。裕仁微微点头,但眉宇间略有一丝阴霾:“朕翘首以盼皇军之捷报,相信松井卿必不负朕之厚望。只是...‘北支那事变’尚未解决,帝国已倾入大量军力物力财力,眼下‘上海事变’又继之开启,朕深忧事变结局对帝国得不偿失。松井卿,关于‘上海事变’之解决方略,你有何高策远见?”
松井石根急忙道:“陛下勿忧。事已至此,帝国唯有以破釜沉舟、猛虎搏兔之势,一劳永逸解决长悬数十年之支那祸患。臣在此斗胆进谏,帝国军攻陷上海后应挟大胜之威,一鼓作气、长驱直入,直捣黄龙!一可震慑支那高层内顽固反日派,使其亡魂丧胆,不敢再进行螳臂当车之鬼蜮,二可抚定支那高层内亲日派和反蒋派,使其死心塌地,摒弃蒋介石政权之反日主张,拥护帝国之东亚大策,三可向西方列强彰显帝国军之常胜武威,警告其不得干涉东亚共荣之大业,确保帝国千秋根基之永稳巩固。”
裕仁眼神微微一动,他明白松井石根的言下之意。
松井石根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由于皇道派的前车之鉴,他不敢做出先斩后奏的事情来,他需要天皇的“圣决”。
许久之后,松井石根看到裕仁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怀着欣喜若狂和踌躇满志的心情,松井石根走出皇宫,他看到杉山元大将和首相近卫文麿正在外面等着他。“恭喜你,松井君。”杉山大将热情洋溢地祝贺,“谨此祝你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那就借杉山君的吉言了!”松井石根爽然而笑。
“松井将军…”近卫文麿脸上没有任何喜色,反而显得惶惶不安,“您估计解决‘上海事变’需要多久?”
松井石根沉吟一下,十分有把握地道:“长者两月,短者一月。”
近卫文麿满脸阿谀讨好的笑意:“那我到时候就在东京等待将军凯旋而归了。”
“东京?”松井石根哈哈一笑,“应该是我在南京迎接近卫首相莅临参观吧!”
“什么?”近卫文麿大吃一惊,他心脏狂跳,“南京?为什么到南京?不是解决‘上海事变’吗?”
杉山大将在旁边心头狂喜,他心照不宣地看着松井石根:“松井君,天皇陛下他…”
松井石根微笑点头。
近卫文麿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几乎是惊慌失措:“二位将军,难道‘上海派遣军’的目的地不是上海?”
“当然!”杉山大将露出一个老狐狸般的狞笑,“不打到南京去,事变怎么会彻底解决?”上海战役爆发时以及上海战役爆发前,日本军界里大批高层主张出兵上海,而在这些高层里,部分高层强烈主张占领上海后再一路顺江而上攻打南京,杉山元大将、松井石根大将、长谷川清中将都是持这个主张的。日军的“上海派遣军”从字面意义上看是“派遣到上海的军队”,实际上是派遣到南京去的。
松井石根和杉山大将谈笑风生,近卫文麿在旁边面如土色,他意识到,这些好战军人彻底让“不扩大方针”化为废纸了。“杉山将军、松井将军,真的要…打到南京去吗?这可不是小事啊…”近卫文麿声音发抖,并且结结巴巴。
杉山大将略显厌烦地看了看“前怕狼后怕虎”的近卫文麿:“当然。”他随后望向松井石根,语气间有点戏谑,“松井君,你刚从富士山回来,富士山风景如何?”
松井石根愣了愣,然后哈哈大笑:“很好,很好。”他知道杉山大将的意思,因为近卫文麿的绰号就是“富士山”,但这个绰号可不是夸奖,而是讽刺,意思是“近卫文麿这个人跟富士山一样,远看上去很漂亮,近看都是粗糙不堪的石头和遍地的垃圾”。尽管近卫文麿对日本军方一直是逆来顺受,但军方还是对他的“胆小怕事”开始感到了厌烦。
在近卫文麿的呆若木鸡中,松井石根和杉山大将志得意满地长笑而去。
当天晚上的日记里,近卫文麿写道:“…军方又把战争扩大了!我以为他们的重点只是中国北部,没想到他们居然秘而不宣地又在上海展开新的全面攻击,并且目标是南京!中国首都被日本军队攻打,两国岂能再恢复以前的局面?唯有鱼死网破而已!我愈发地感到惊惧,帝国似乎正在陷入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也许,这就是帝国不详道路的开始…”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近卫文麿此时的预感,进攻南京正是日本帝国走向败亡的开始。
长门号的舰艏甲板上,迎着扑面的海风,松井石根忍不住长声吟道:“汗浸戎衣四十年,兴国如梦大江流,君恩未酬人将老,执戟又来四百州。”他确实感慨万千,因为他跟蒋介石有着“一段深厚旧交”,二十九年前,同盟会元老陈其美跟松井石根是好友,陈其美把他的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兄弟介绍给松井石根,这个小兄弟就是蒋介石,后来蒋介石去日本留学,就住在松井石根的家里,蒋介石去日军某部队里实习,也是松井石根做的担保人。时至今日,蒋介石是中国最高领袖,松井石根却率领日本大军进攻中国,不得不令人深感世事变幻莫测。
“司令官阁下真不愧是赫赫有名的‘支那通’,汉学造诣可谓炉火纯青啊!”旁边的“上海派遣军”参谋长饭沼守少将称赞道,“在您的这首诗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您的雄心壮志,相信接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