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倒计时 6(2/4)
刻在铁轮滚滚、青烟腾腾、飞沙走石中展开了跟日军针锋相对的实弹训练,坦克上的装甲兵们怒声起歌,高唱《装甲兵之歌》(国军有独立的装甲兵之歌,但蒋纬国嫌不够气势,因此自己重新“谱写”一曲,实际上就是抄袭后世军旅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钢七连的连歌):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装甲团,钢铁意志钢铁汉,铁血为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攻如烈火守如山,踏敌尸骨凯旋还!
坦克轰鸣中,官兵们龙精虎猛,军歌声龙吟虎啸。
蒋纬国此时拥有差不多700辆坦克(550辆是德国赠送的,七八十辆是原先的杂牌坦克,另外又跟苏联、意大利、法国订购了几十辆坦克),中国军队99的坦克都在蒋纬国的手里,装备给了第918团和第128团,第918团是不折不扣的装甲团,700辆坦克足有500辆都在第918团,第128团拥有200辆,所以第128团此时是装甲步兵团。眼下的这场军事演习里,尽管部队根据蒋纬国的授意,隐藏了很大一部分的实力,但还是看得对面的日军都目瞪口呆。日本陆军确实强大,但很多地方其实很落后,比如机械化水平,数据是最直接的,七七事变爆发时(就是眼下),日本陆军总计拥有1060辆坦克,绝大部分是轻型坦克和过时落伍货色,并且此时日本每年坦克生产量只有区区二三百辆。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是日本陆军高层鼠目寸光,没有认识到坦克在陆战里的重要作用、巨大潜力、广阔前景,二是日本军队把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海军,造舰无疑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从而拖累了日本陆军,三是日本国力根基薄弱,没有强大的坦克制造工业。
看到中国军队一下子就拉出二三百辆坦克在自己眼前风驰电掣,即便是一木清直这样的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和极度蔑视中国的“大日本主义分子”,也不得不陷入了震惊和紧张中。
两军“井水不犯河水”的双边演习中,日军那方很快就随着日军的气势衰落而草草收场。兵员方面,第918团出动了几千人,日军只有几百人,并且第918团的官兵个个都比日军“壮一圈”,天生就盖过日军;武器方面,第918团出动了二三百辆坦克,飞沙走石、风雷滚滚,日军只有步枪、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等“小玩意”,比起中国军队的坦克,自然相形见绌。原是趾高气昂、故意挑衅的日军,最后变成了灰头土脸地匆匆撤退。看到日军灰溜溜地离去,第918团的官兵们无不欢声雷动,都感到出了一口恶气。
“建镐啊…”杜聿明没有太欢欣鼓舞,反而忧心忡忡,“日本人知道我们的实力,怕是更加要无孔不入地刺探情报或以别的方式来挑衅我们了。”
“怕个屌啊!”蒋纬国恶狠狠地看着离去的日军,他心里藏着一句话,反正过不了多久就要正式开战,隐藏实力已经没必要了。
此时已是中午,看到日本人已经离去,蒋纬国下令部队停止演习,收工开饭。
下午一点多,蒋纬国接到报告:天上有几个气球。
“什么?”蒋纬国吃了一惊,急忙跟同时被惊动的杜聿明、孙立人等军官爬上城楼。
不需要使用望远镜,蒋纬国用肉眼就看清楚了,宛平城的北边、东边、东北边的天空中漂浮着三个硕大的气球,体积足有一架重型轰炸机那么大,飘飘忽忽,但位置基本上固定着。举起望远镜后,蒋纬国看到那三个气球的下方都挂着吊篮,里面有人,并且都各有一条缆绳,连着地面,从而不让气球被自然风吹到别处。“是日军的侦察气球。”孙立人说道,“吊篮里的是日军观察兵,他们正在从不同方向鸟瞰偷窥我们宛平城内的情况。”
“他妈的!”蒋纬国顿时勃然大怒。
气球这东西也是战争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种类分为热气球和氢气球/氦气球,型号分为预警气球、侦察气球、宣传气球、防空气球、轰炸气球等。历史上,二战欧洲战场上,气球主要用于宣传和防空,而东方战场上,气球的作用则被日军发扬得十分广泛,因为中国军队缺乏飞机,缺乏高射炮、高射机枪,所以日军才肆无忌惮地使用气球这种很脆弱的战争工具。抗战中,日军频繁使用气球进行空中侦察,主要是为炮兵部队进行瞄准校队。中国军队如果在平原空旷地带与日军交战,加上天气允许,日军就会升起侦察气球,居高临下地俯视中国军队的阵地和部队部署情况,然后用无线电通知日军地面部队,特别是炮兵部队。日军火炮精确度非常高,一是日军炮兵久经训练,二是靠气球进行空中瞄准,所以炮弹准得像长眼睛。
“把八八炮架起来!”蒋纬国怒道,“把那三个气球都给我轰成火球!”第918团装备着十几门德制88毫米高射炮,又能打飞机又能打坦克,垂直最大射程达到10000多米,水平最大射程达到14500米,轰下那三个在百来米高度上的气球不是问题。
“不行啊!”杜聿明急忙道,“建镐你看,日军那三个气球的着落点都在军事分界线那边,都在日军控制区内,我们是不能攻击它们的!”
蒋纬国怒不可遏:“我们就让日本人这样赤裸裸地侦察我们?”毋庸置疑,日军这三个侦察气球的目的就是窥探宛平城内的中国军队的情况。上午的双边演习已经彻底地刺激到了日本人,日本人非常急切地想要知道宛平城的这支中国军队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